“老陈,下周就是中秋节了,麻烦你采购50件月饼,包装不用太精致,卫生好吃就行。”晚上9点多,收到分管领导高局长的微信语音后,办公室主任老陈挺闹心。
“严格执行《条例》,风清气正过节,月饼要吃干净的!”昨天的主题党课上,派驻纪检组徐组长的话掷地有声。
高局长分管办公室、扶贫、党建等工作,来局里一个多月,天天跑二级机构、贫困村搞调研,尤其喜欢听干职工提意见。“年轻有为、作风务实”,是同事们对新局长的第一印象。
高局长新官到任,是不是为了和干职工处理好关系?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太迂腐?公款购买月饼发福利无异于顶风违纪,一经发现都要受处分。老陈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一会儿翻出《条例》,一会儿自言自语“不要太较真”,一直折腾凌晨1点多,才昏昏沉沉睡着。
“老陈,黑眼圈挺重呀,又熬夜看球了?”第二天清早,看着满脸疲倦的老陈,徐组长关切问道。
老陈瞄了眼手表,暗自庆幸没迟到,笑了笑:“没呢,年纪大了,觉少。”看着徐组长,“月饼要吃干净的”这句话又在脑海里回旋。可高局长下了指示,“胳膊”难道还能拧得过“大腿”?
趁着办公室没人,老陈联系了相熟的商店,摸清月饼价格后,拿出了初步预算方案,85元一件的月饼,共计4250元。老陈估摸着,单位共有45人,其中班子成员5人,高局长的意思可能是干职工一人一件月饼,班子成员两件。不管买不买,先去探探口风,如果高局长铁了心要买,自己看脸色行事。
“咚!咚!咚!”老陈来到高局长办公室前,久久没有回音。掏出手机,才在机关微信群看到消息,高局长搭昨晚的飞机,去浙江杭州跑招商引资项目了,三天后才能回单位。领导外出舟车劳顿,买月饼这样的小事还在手机上发信息,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如果越级汇报,又怕高局长有意见。一上午,老陈将采购月饼方案复制到对话框,又点击删除,反反复复多次,连下班前要报送的总结材料也没心思写了。
中午,去食堂吃饭,老陈刚落座,就有人打趣:“陈大主任,下周就是中秋节了,办公室咋也没点动静?”
“你想要啥动静?我待会把办公桌挪一挪可好?”老陈故作轻松笑了笑,心里却想着采购月饼的事。
“好你个老陈,到底是办公室主任,脑袋硬是比我们多转一个圈。”饭桌上传来一阵笑声。
“中秋节即将来临,为预防节日病,多地制定专项文件,防止公款采购月饼发福利、送礼等不正之风,并将对典型案例点名道姓予以通报曝光……”
听到电视里的廉政提醒,大家纷纷感慨:“作风建设越抓越实,为了吃一盒月饼挨处分,实在是站位不高,还是自己花钱买吃得安心,否成度节成渡劫!”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同事的话就像一记警钟,让老陈惴惴不安,自己是老党员,兢兢业业几十年,从没踩过纪律红线,再过两年就退休了,如果因为经手采购月饼受处分,不但面子上挂不住,工资也可能受影响。可高局长是分管领导,采购月饼一把手肯定也同意了,跟领导唱反调岂不是找罪受?
两天过去,老陈心里始终没有打定主意,回到家就站在窗子旁望着月亮发愁。夜幕降临,当空一轮朗月,清冷的月华洒落,湖面树影摇动,颇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明天高局长就要回来了,老陈为月饼闹心,全没有赏月的闲情。采购商店倒是联系好了,可万一被徐组长发现,说不定会在全县通报,到时覆水难收。
早上,听说高局长引进了一个产业项目,想着他心情不错,老陈反复推敲了措辞,想建议高局长取消采购计划。来到办公室,还未来得及铺垫话题,高局长发问了:“陈主任,月饼买好了吗?”
“月饼——买,买好了,可是……。”
见老陈吞吞吐吐,高局长笑道:“出差那天我手机忘了充电,话还没说完。咱们联系的贫困村孤寡老人多,中秋节前一天组织帮扶工作队上门慰问,给群众送点月饼,得辛苦你发通知。”
听到这话,老陈又是惊又是喜,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下了。怕被高局长看出端倪,他随即恢复微笑状态。“高局长,还是您想得周到,月饼已经采购好了,随时可以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