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爸这人太直了!”电话那端传来母亲的“数落”。
“怎么了?”我在电话里急切地问母亲。
“我们队的周大爷,他家里要申请贫困户,开代表会时你爸说人家条件根本不符合,死活不同意,这下肯定把人家得罪了。”
“得罪怎么了!我对得起组织,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电话旁边的父亲火了。
父亲虽只有中学文化程度,有着三十多年的党龄。他干过生产队会计、村长,印象中总是沉默寡言。也正如此,他在全村的乡亲中有很高的威望。
平日里,母亲对我们兄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爹一辈子当干部,就是怕树叶落下来被砸着。”语气中像是带着点“数落”,但更多是为父亲的正直、严谨自豪。
我问了母亲家里的近况,又陪她拉起了家长里短。
“你爸再给你说两句!”临挂电话前,母亲按惯例又把电话递给了父亲。
“该说的你妈都说过了,我没啥要说的了。你现在是纪检监察干部,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干工作要对得起组织,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这样吧,挂了。”父亲对我又“唠叨”了一遍。
今年9月,由市纪委组织的党内法规知识竞赛(第二季)火热开展。父亲得知后,又满怀热情地参与到了其中。每期竞赛题目发布后,父亲都反反复复查阅资料,逐字逐句对照原文,认真地答完全部题目,有时候个别题目把握不准,还专门打电话来和我交流。其实,每期题目朋友圈都有人分享答案,但是父亲说,“怎么能看答案呢?!答题就是学习的过程,不会答题就说明学习还不到位。”
父亲,就是这样一位极其有原则的父亲。不管是做什么,他总是一贯地执着于他的“原则”。也许父亲的举动在一些人看来,是不能理解甚至太过于“古板”。但正是父亲这些极其“讲原则”的举动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前行的路一步一步走得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