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
2023年,益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寸步不让 持之以恒纠治“四风”问题
“南县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郭世奇借赌博敛财”“桃江县妇幼保健院原党委书记张建英借公务之机违规旅游、安排报销违规旅游费用”……2023年以来,益阳市公开通报了一批党员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持续释放作风建设常抓不懈、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市纪委监委统筹全市监督力量,紧扣重要时间节点,瞄准“四风”问题突出表现,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明察暗访和专项监督检查,对“四风”问题紧盯不放、寸步不让。
聚焦违规吃喝、酒后驾车等突出问题,开展“两带头五整治”纠风防腐专项行动,处理处分303人;针对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深化拓展“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形式主义检视整治,查处问题129个,处理处分237人。
落实市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有关要求,开展“三个提升”行动,严肃查处懒政怠政和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处理处分455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清风行动”,出台规范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全年共查处问题269起,处理300人。
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露头就打、反复敲打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37起,处理处分419人。
重拳出击 深入开展风腐同查同治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原党组书记贺国胜接受私营企业主的安排到泰国、台湾等地旅游,赴上海观看网球赛,一步步跌落“玩乐圈”“网球圈”中无法自拔;南县县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胡劲峰多次接受管理服务对象“一桌餐”宴请,在推杯换盏中,将手中的权力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
不正之风和腐败同根同源、互为表里。益阳市纪委监委准确把握风腐一体的特点,持续加大风腐同查同治力度。在一体查处贺国胜案、胡劲峰案风腐问题之后,对其所涉“四风”问题进行公开通报。
同时,注重由风查腐,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吃喝、打牌赌博、酒后驾车等问题一律实行“四个查清”。
从一条酒后驾车的问题线索入手,严肃查处了市司法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罗俊伟等7名领导干部在市委举办的市管干部集中轮训期间违规吃喝问题,对涉案的7名处级领导干部全部点名道姓在全省予以通报。针对此案暴露出来的特点,联合组织部门、公安机关制定出台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党员、公职人员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深挖彻查酒驾醉驾背后“四风”问题,既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又倒查追查单位党委(党组)和“一把手”责任,推动各级各单位举一反三、警钟长鸣。
系统施治 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
“幸亏你们及时提醒,这证件要是过期了公司就得停产,损失可大了!”近日,沅江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收到了企业主崔先生的电话感谢。据悉,崔先生经营的公司排污许可证临近到期,该局主动发出短信提醒,并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有力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点赞的背后,是沅江市纪委监委深刻反思《利剑高悬 清淤护航》优化营商环境警示片中披露当地政务服务“综合窗沦为中转站”“工作人员缺岗”等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督促相关单位以“清廉大厅”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整章建制和巡查考评,通过采取“数字化 一网通办 智能化”攻坚行动等一系列措施,切实扭转干部作风,提升服务质效。
市纪委监委深刻认识到加强作风建设不能只靠一时一役之功,必须常态长效、久久为功。制定出台《纠治“四风”常态化监督检查工作机制》,统筹全市监督力量,健全风腐同查工作机制,严肃查处违规公款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配备使用办公用房和违规使用公车等问题,坚决防止反弹回潮、隐形变异。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刻把握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不断总结新时代作风建设成效经验,把纠治“四风”实践成果转化为制度规范和具体举措。
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协同监督单位开展“砂石领域作风整顿百日行动”,深入砂石采区、堆场开展明察暗访,针对突出问题指导制定“八条禁令”,督促规范从业行为。
围绕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对60余家中小学校和高等院校“作风建设监测点”定期开展驻点监督,并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推动完善严查违规宴请饮酒、保障学生安全等相关制度。
在桃江,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督”优势,通过数据预警,快速精准发现违规公务用餐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督促整改问题83个,处理处分17人,全县公务接待费用同比大幅下降。
“坚持问题导向,什么问题突出、干部群众对什么问题反映强烈,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通过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治理,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不断积小胜为大胜,有力推动作风建设持续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