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由市纪委精心打造全国首档公益性党风廉政建设基本知识益智答题类节目《清风战神》首场拉开战幕,该季播节目共19期在电视台播出,强化对两项法规的学习掌握。
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益阳市迅速行动,组织全市23 万多名党员干部扎扎实实开展学习培训活动……
以上率下 领导干部带头学
在学习培训活动中处级以上领导人员参与率达100%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抓好两项法规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上。” 新《准则》和《条例》颁布后,市委书记胡忠雄当即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做出指示。
市纪委常委会迅速组织专题学习,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黄进良强调,纪检监察干部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抓好学习贯彻。
压力上肩,责任生根,抓住“关键少数”。
在益阳日报清风新风专刊、益阳市纪委监察局网站开办学习专栏,刊发领导干部学习心得体会50余篇。
举办全市“党内法规学习教育年”培训班,用5堂专题辅导课、2天封闭式学习对全市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集中培训。
“辅导课程有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生动典型的事例佐证、图文并茂的课件演示,对两项法规进行了逐条解析,是一次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廉政党课。”市法制办纪检组长刘国安说。
层层推动 全面覆盖无盲区
开展15场巡讲158场次培训,全覆盖23万名党员干部
在全市部署开展“八个一”活动,即讲授一堂专题党课、组织一次专题学习、进行一次全面轮训、撰写一篇心得体会文章、开展一次知识测试、组织一次主题演讲比赛、组织一次集中宣传、开展一次巡回演讲。
市县乡三级迅速行动,层层开展学习培训活动,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学习热潮。
由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等单位的12名理论和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同志,成立市委宣讲团,对市直单位6800多名党员干部和区县(市)全体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连续15场巡讲,每场上千人。
各区县(市)委比照市里的做法成立宣讲团,对乡镇(街道)、区县(市)直机关和基层单位全体党员干部开展集中培训。
对农村党员,利用乡镇换届的契机召开党员大会,由乡镇党委、纪委组织进行《准则》《条例》和换届纪律等的集中学习。
同时,作为履行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专门机关,市县纪委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学思践悟、细照笃行。
举办全市党内法规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组织700余名干部开展为期5天的集中培训,采取自学、集中授课、现场抽签答题、讨论交流等形式进行,促进纪检监察干部对《准则》《条例》的学习和掌握,推动形成学好纪、明好纪、守好纪、执好纪的浓厚氛围。
多措并举 学深悟透时时学
真正把《准则》《条例》刻印在全体党员心上
全市纪检监察系统结合“学以强能,知以正行”读书活动,层层开展学习《准则》和《条例》的知识竞赛。“读书知识竞赛让我受益很多,达到了以考促学、以学促能、学以致用的目的,对我今后的工作肯定大有帮助。”赫山区纪委代表队选手雷蕾说。
“节目形式新颖灵活,令人耳目一新。比赛过程紧张激烈,一边看选手答题,一边自己也在答题,便于学习理解,《准则》《条例》入心入脑了。”一位来自赫山区国税局的观众赛后表示赞许。4月10日,由市纪委精心打造,全国首档公益性党风廉政建设基本知识益智答题类节目《清风战神》首场拉开战幕,该季播节目共19期在电视台播出,强化对两项法规的学习掌握。
各地各部门也积极思考,创新形式,亮点纷呈……
桃江县组织编发《画廉说纪》漫画集2000多册,用40幅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原创漫画和打油诗、具体案例对《准则》和《条例》进行解析。
资阳区开通微信公众平台“资阳纪检”,利用微信解读《准则》和《条例》,让党纪条规深入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心中。
沅江市宣讲辅导进村入户,“引用鲜活的案例解读《准则》《条例》,这样的授课方式很接地气,我们爱听也容易听懂。”该市茶盘洲镇幸福村几名老党员在听完《准则》《条例》辅导课后纷纷议论道。
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通过解析通报典型案件,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筑牢思想防线。
一场两项法规的学习活动在益阳全面铺开,引领党员干部把纪律约束转化为自觉追求和自我规范。
学用结合 新规落地有声
把落实两个党内法规贯穿到监督执纪问责的全过程,今年共党纪政纪处分154人。
扎实开展“学法规、明纪律、找问题、促整改”专项工作,督促全市各级各单位认真贯彻准则和条例,深入查找在遵守“四个必须”、“八条规范”和“六项纪律”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做到小错提醒、动辄则咎,推动党规党纪落实到位。如着力解决公款吃喝、打牌赌博、大操大办等“四风”问题,收受红包礼金、领导干部亲属子女经商等突出问题,在全市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专项整治。
结合“两个责任”的监督检查,督促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落实《准则》和《条例》。今年来,全市共立案270件,结案155件,党纪政纪处分154人,涉及县处级干部1人,乡科级干部4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