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桃江县浮邱山乡新桥村原党支部书记吴某伪造新桥村村委印章一枚,用于申请民政救助资金、项目建设合同签订等业务工作,未经集体研究挪用村集体资金,从村会计手中借出村级集体资金40万元,用于支付与他人合伙承包的工程费用及转付他人工程款,给予其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这是我市近期通报的一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
村民眼中的“老实人”,暗地里却用集体资金给自己谋利,有些群众至今仍不敢相信身边的“芝麻绿豆官”居然能干出这种事。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执纪问责,查办了一批“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和“四风”问题典型案件,靶向出击,“拍苍蝇”不手软,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共立案“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70件,“四风”问题51件,挂牌督办重点问题200个,追缴清退违纪违规资金1037万元
找准“微腐败”痛点
——有的放矢,细“治”入微,共重点整治七个方面38类问题
各级各部门瞄准“微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系统、重点环节和重点问题,有的放矢,细“治”入微。
“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整治方面,各部门加强调研,把本部门本系统资金量大、与群众息息相关且问题易发的领域作为整治重点。其中,教育系统重点整治教育“三乱”、社团组织经费管理不规范、窗口服务不正之风等问题。民政系统重点整治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福利事务等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国土系统重点整治土地征收补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住建系统重点整治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城市供水等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农业系统重点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农业、农机、畜牧类补贴发放,涉农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农业扶贫等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林业系统重点整治林业贷款贴息、退耕还林补助、造林补贴、林业扶贫等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
“纠‘四风’、治陋习”整治方面,除了将省纪委明确的违规公款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或奖金福利、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违规收送礼品礼金、涉赌涉毒等五个方面23类突出问题全部吸纳到整治方案里,还结合益阳实际,新增了公款旅游、违规兼职或从事营利活动等两个方面15类突出问题,共重点整治七个方面38类问题,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
紧盯“微腐败”病灶
——市纪委集中交办200件“四风”问题和“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线索
为深入推进“纠‘四风’、治陋习”和“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确保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5月4日,市纪委从近期群众反映的信访举报、网络舆情信息中筛选出重点问题线索200件,包括涉及“四风”问题线索32件,“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线索168件,向各区县(市)纪委、市直有关单位纪检组和市纪委各纪检监察室分别发函,进行集中交办。其中向各区县(市)纪委交办185件,向市直有关单位交办8件,向市纪委各纪检监察室交办7件。
这200件重点信访举报问题线索交办件中,从反映的对象看,涉及乡科级干部的54件,涉及村干部及农村党员的146件;从反映问题所在的区域看,赫山区31件,资阳区21件,安化县36件,桃江县29件,沅江市40件,南县30件,大通湖区5件,高新区8件;从反映问题的类型看,涉及贪污挪用、收受贿赂的133件,占66.5%,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的17件,占8.5%,盘剥克扣、吃拿卡要12件,的占6%,涉赌涉毒的8件,占4%,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6件,占3%,公款旅游的5件,占2.5%,其他19件,占9.5%。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纪黄进良要求,各问题线索承办单位要严格落实上级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对交办线索认真调查核实,严肃处理,确保到期办结率100%。市纪委相关纪检监察室要加强对所联系区县(市)和市直单位的督促指导,对办理结果审核、把关,确保所有交办件必须在40日以内办结。对问题没查清、处理不严肃的一律退回。对调查核实敷衍塞责、执纪不严的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让“微腐败”无处藏身
——全面查找问题,8个专项督查组,开展72次明察暗访。
按照“纪委协调、部门负责、分级清理”原则,我市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围绕资金管理、分配、使用,通过查阅相关原始凭证等多种方式,分级开展各类项目资金大清理、农村集体“三资”和村级财务大清查、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大起底。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共自查自纠各类问题线索2500多起,其中“三资”方面的问题线索1900多个。
市县两级督促财政、审计部门对辖区内单位进行财务监督检查,共监督检查单位89个,发现问题线索131起。其中,资阳区组织4个检查组对该区31家科级单位、3个村进行了专项督查,发现涉嫌公款旅游、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线索5起。沅江市组织对5个单位开展财务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线索11起。
市委办、市纪委牵头,组成8个专项督查组,围绕两个专项整治工作目标要求,分别对7个区县(市)、23家区县(市)直单位,市本级20家单位进行了督查,共发现津补贴发放、公车管理、公务接待、办公用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线索12类共162条。桃江县、安化县等区县(市)由县纪委督促财政、审计、经管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津补贴发放等进行清理。其中桃江县抽调120人,组成30个检查组,重点对15个乡镇和经开区、40个县直单位等进行奖金、津补贴发放清理检查。至5月12日止,全市共追缴清退违纪违规资金1037万元。
两项专项整治行动启动以来,围绕两项专项整治重点问题,市县两级共组织开展了72次明察暗访,共检查168个单位,发现各类问题线索51件,立案查处15人。市暗访组在对沅江市暗访中,发现某村支书伙同村委干部截留、私分2012年以来的农业保险有关资金等问题,当即责令沅江市纪委调查处理。
靶向出击治腐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70件,“四风”问题51件
今年以来,各级纪委(纪检组)迅速行动,加强监督执纪问责,敢于动真碰硬,查办了一批“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和“四风”问题典型案件。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70件,“四风”问题51件。“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中,贪污受贿的25件,以权谋私的2件,挪用公款的37件,其他6件。“四风”问题中,违规发放津补贴和奖金福利17件,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2件,违规收送礼品礼金6件,违规兼职或从事营利活动5件,其他问题21件。
坚持快查快结。资阳区纪委迅速查处了迎风桥镇卫生院院长徐某收受并私分药品促销费的问题,红网“百姓呼声”网友1月12日发贴举报,资阳区13日至15日进行了初核,16日作出了立案决定,22日调查终结,27日审理终结,28日作出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反应十分迅速。市公安局迅速查处了2名基层派出所负责人违规办案或干预办案的问题,3月19日,某地派出所副所长罗某违规办案,该所副所长张某违规干预办案,市公安局纪检组发现后立即初核并立案查处,于4月20日分别给予了免职处理和行政警告处分。
坚持从严查处。对十八大以后不收敛不收手,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员干部从严处理。桃江县纪委严肃查处了桃花江镇划船港村违规使用3.7万元森林防火专项资金购买手机给村干部、党员、组长的问题,给予村党支部书记鲁某党内警告处分;严肃查处了浮邱山乡新桥村党支部书记吴某挪用村集体资金40万元、用于本人与他人合伙承包的工程的问题,给予其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坚持“一案双查”。以问责倒逼“两个责任”落实,大通湖区纪委查处了北洲子镇原党委委员、政协联络委员会主任彭某,彭某因对龙河村(相关直接责任人另案处理)套取血防人工造林补贴资金0.7万元、套取危改房补贴资金3.8万元的问题履行监督责任不力,被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一些群众表示,“‘苍蝇’虽小,危害不少。纪委向群众身边的腐败叫板,大快人心,切身感受到纪委工作更加接地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