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头条新闻

【益阳家风故事】(25)宁可身骨苦,不教脸皮羞

来源:赫山区纪委 作者:刘俣成 赵艺峰 发布时间:2018-04-18

袁铸仁.png

(袁铸仁)

失败成功母,联共又联俄;告慰后来者,英勇莫蹉跎;我今虽已矣,死后留碧波!

这首小诗是袁铸仁在狱中写下的绝笔诗,不久他就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原益阳县大码头。

他是原益阳县第一位县委书记,在益阳大地上掀起了农民运动的高潮。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里给益阳燃起了红色的火光。他带领农民打土豪分田地,自己却不分一粒米一亩田,全部给了农民朋友。他一生刚正不阿,遭叛徒出卖被捕入狱,严刑拷打下忠贞不屈,临死仍大呼“共产党万岁!”是什么样的家庭培养了他,又是什么样的家风教育了这位益阳人民的第一任县委书记?

袁铸仁(1897-1927),字伯由,号袁山,生于益阳县(今赫山区)兰溪鄢家垸一个教师家庭。1915年考入益阳县高等小学堂,1921年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回到兰溪学校任教,并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负责建立兰溪学校、鄢家垸和龙洲师范党支部。192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益阳县第一次党员大会在兰溪高等小学校召开,大会选举袁铸仁任益阳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

袁铸仁从小才思敏锐,聪明好学,记忆力超强。他四岁就随父读书,主攻四书五经,学习诗词歌赋,论文作对,在私塾学堂里脱颖而出,崭露聪慧。袁铸仁五岁那年春末,连绵春雨造成春涝。一天,幼小的袁铸仁随父到堤上看洪水,父亲随口说了句:“父子出门观大水”,袁铸仁随即对曰:“英雄破浪斩洪流”,其气势之大,对仗之工令父亲暗暗吃惊。同年六月的一天晚上,一家人在禾场上乘凉,明月初升,凉风习习,蛙声如鼓,父亲又来试他:“地下小蛙叫”,对曰:“天上大鹏飞”。

父亲听了又惊又喜,但还是很严肃地对袁铸仁说到:“伯由,胸怀大志是好事,但须知任何一个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无不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这就是“志”与“力”的结合,你如今有了志,这很好,但是人皆有志,更多的还是缺少那个“力”字。”

袁铸仁问到:“父亲,力字做何解?”

父亲说到:“力者,即力行不怠,有事必行,行则竭力而必有果,你明白了么?”

对于父亲的这一问,袁铸仁显然是明白了,他在龙洲师范求学的时候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勤学苦练,博古通今。还在日记本扉页上写了一句话: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一个人想要立身,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要先学好知识,而要学好知识就唯有读书。袁铸仁的求学之路一直都是勤学苦练,父亲讲的那个“力”字深深地印在了他心里。

timg.jpg

龙洲师范(今龙洲中学)

“平生不作皱眉事,天下应无切齿人”这是袁铸仁父亲常对他说的一句话,意思是一生不做违心的事情,天底下就没有在背后说你坏话的人。就是这样的一句话,指引了袁铸仁的一生,培养了他的一身正气。

中共益阳地执委成立后,袁铸仁便着手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先后在7个区和县工会、学联系统积极发展党员,分别建立了区委会、党支部、党小组。

QQ图片20170515160146.png

1926年初中共中央指示:“乡村中的武装必须统一在农民手中,这是应当注意的原则。”中共益阳地方执委根据这个指示,采取了先建立工农自备武装,再夺取团防枪支,消灭团防武装,扩大工农武装的办法。

1926年10月底,县农协在县城西门口召开全县基层骨干会,主要任务是整编武装力量。会上袁铸仁发表演讲。他说:“我们穷苦人要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土豪劣绅,才能有好日子过。但是,敌人不会让我们过好日子。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武装,镇压敌人的反抗,保卫自己的政权……”会议最后决定,各级武装力量都归属农协领导。

以袁铸仁为首的中共益阳地执委,领导各区、乡农民协会,在全县农村普遍开展了减租、减息、减押和封仓平粜的斗争,并成立清算委员会,以清算贪官污吏、奸商、恶霸地主的财产。

袁铸仁率领农协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家里依旧是十分拮据,在分田地、粮食的时候总是把最多最好的分给了其他农民朋友,自己总是分得最少,有时候甚至是不拿一粒粮食。他对家里人说到:“关于分粮食的事,你们要理解,现在革命事业刚刚起步,要想尽办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粮食就是最好的东西,同时我作为领导,更不能中饱私囊,别人在背后戳我脊梁骨不说,革命事业也会遇到阻碍。”也正是怀着这样的革命信念,在袁铸仁的领导下,农民运动迅速在益阳大地上发展起来。

QQ图片20170515160221.png

正当益阳县工农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益阳的反动势力死灰复燃,反动团防卷土重来,到处实行大逮捕、大屠杀。面对敌人制造的腥风血雨,袁铸仁毫不畏惧,他和地执委成员从容不迫地将地执委机关和工农自卫军撤到益阳水满村等地农村,坚持游击战争。

1927年7月,由于叛徒告密,袁铸仁不幸在安乡被捕。入狱后,当时益阳的团防局局长兼剿共司令曹明阵如获至宝,一边向上司邀功请赏,一边对袁铸仁软硬兼施进行审讯。

第一次审讯时,曹明阵对他说:“铸仁先生,你仪表堂堂,学识渊博,人才难得,若弃暗投明,做我的秘书,保你前程无量!”袁铸仁闻言,横眉冷对说:“我宁为天下一品人,不求天下一品官。”曹明阵一听,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吼叫:“你必须交出益阳地区共产党组织和名单,否则就别怪我不客气!”袁铸仁毫无惧色,毅然说:“宁可身骨苦,不教脸皮羞,要杀要砍我不怕!”曹对他软硬兼施,用尽酷刑,他始终横眉冷对,义正辞严,坚贞不屈。

1927年8月1日清晨,袁铸仁被押至大码头,他从容不迫,迈着坚实的步伐走上刑场。最后,曹明阵还派人来问:“降与杀,你到底走哪条路!”袁铸仁冷笑道:“丹心一颗千斤重,清风两袖万贯轻;大丈夫生死报国,岂能以死惧之!”说罢转身面向东方,大声朗诵狱中绝笔:“失败成功母,联共又联俄;告慰后来者,英勇莫蹉跎;我今虽已矣,死后留碧波!”随后又高呼:“共产党万岁!”然后闭上双眼,慷慨就义,时年三十一岁。

就义后,当袁铸仁烈士的遗骨运往鄢家垸埋葬时,沿途群众自动肃立路旁,向烈士致哀,还有不少工农群众和各界人士冒着杀头的危险,三五成群前往吊唁,并敬献了挽联120多幅,深表对烈士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