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抓住巡察整改契机,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多管齐下,围绕廉政风险防控做文章,着力打造公共资源阳光交易平台。
改善硬件设施。过去一个时期,由于办公场地狭小,中心工作人员、代理公司员工、投标代理人和评委直接接触的机会多,不利于监督。我们利用办公场地搬迁到中南电商园的机会,对公开式服务区、封闭式评标区、交互式办公区进行重新布局,确保了三个区域的相对隔离,减少了相关人员接触的机会;对电子音视频实时监控功能模块进行改造升级,音视频的清晰度大大提高,监控质效明显提升。
推进交易电子化。完善了网上报名、招标文件无限制下载等功能,有效防止了围标串标,降低了交易成本。更新了保证金管理系统,开通了投标保证金网上缴纳、虚拟子账户项目管理等功能,大大降低了投标单位信息泄露风险。新系统运行以来,安全收退保证金近万笔,涉及金额10余亿元,实现了零差错和零泄密。目前正在研发新的公共资源交易业务管理系统。新系统建成后,将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
完善交易规则。针对交易中可能出现的信息泄漏、围标串标和评人情标、关系标等问题,我们新制定了《益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专家抽取服务操作规程(试行)》等9项交易规则,完善了《益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程建设项目复评工作管理规定》等7项业务流程,按照“科室+流程”的原则,对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等四大业务板块的交易全过程实行分段管理,构建“受理、开标、评审、见证”环节四分离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模式,保证交易项目“过程透明、操作规范、运行高效”,进一步规范了交易行为,减少了交易猫腻。
强化内部管理。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修订了信息发布和场内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对评标过程和进出人员一律予以登记,对代理机构进驻中心工作人员实行身份认证管理,对所的项目的开标评标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并存档备查,有效防止了交易过程中的徇私舞弊行为。我们还根据科室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可能存在的交易廉政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查,共排查确定72项工作,共198个廉政风险点,同时制订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198条防控措施,形成了《益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廉政风险防控目录》,并将其编印成《中心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做到人手一份,构建了以科室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的交易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