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攀枝花市纪委、监察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要求,深入治理房地产开发领域突出问题。特别是2009年4月“全国治理房地产开发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攀枝花市重拳出击,严肃处理了市规划和建设局原总工程师徐某某等5人利用职务之便,在房地产开发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违规低价购房的违规违纪问题,极大的遏制了房地产开发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进一步规范了房地产开发市场秩序。 一是持续开展房地产开发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近年来,攀枝花市连续开展了房地产开发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特别是2007年,市监察局组织规建、工商等部门对全市在建38个房地产开发项目、47家物业管理公司和52家房地产中介机构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了房地产项目建设手续、销售行为、物业管理、广告宣传、购房合同、维修基金收缴及中介服务、税收缴纳等方面的情况,并对市民投诉举报较为集中的项目进行了重点督查,责令企业及时整改。对存在严重遗留问题,无法按时办理产权证,影响社会稳定的6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了查处。通报表彰了8家优秀企业,通报批评了5家问题严重的企业。对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进行了清理和协调处理,为长期不能办理产权的1036户住房用户和60户商业用户办理了产权证,维护了购房人权益,遏制上访事件发生,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是坚决贯彻落实房地产开发市场调控政策。2008年,由监察局、市规划和建设局、市拆迁办组成的督查组,对执行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情况进行了联合督查。重点检查了住房产业规划,住房供应结构调整,税收、信贷、土地政策调控,住房保障等方面贯彻执行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情况。督促县区政府及部门对执行国家房地产开发调控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再次对遗留问题较多、群众上访频繁、影响社会稳定的企业进行了专项清理和协调处理。 三是形成联合协调机制。为加强治理工作的联系协调,攀枝花市建立了由市规划和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监察局等部门组成的治理房地产开发领域突出问题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解决问题的联合协调机制。定期通报房地产开发建设环节、房地产交易环节、物业管理环节、房地产中介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隐患,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各部门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的问题,逐步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 四是搞好宣传教育和社会监督。攀枝花市充分利用房地产交易会、重大节假日等时机,积极向社会宣传房地产业法律、法规和国家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的政策,提高人民群众房地产法律法规意识和监督水平。及时向社会公示房地产规划管理审批结果、建设项目容积率、用地性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预防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暗箱操作”的情况发生。 五是严肃查处房地产开发领域违纪违法案件。依据群众举报和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市纪委、监察局深挖线索,2008年严肃查处了市规划和建设局原总工程师、党组成员徐某某、市规划和建设局助理调研员李某、市规划和建设局政策法规处处长熊某某、市规划和建设局规委办负责人冯某某、市城建管理监察支队法规处处长许某某等5名机关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在房地产开发领域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建设用地容积率,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违规低价购房的违纪违法问题,同时受到查处的还有县区7名干部。其中,9人受到党纪处理,12人受到刑事处罚。 六是不断建立健全规划建设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针对规划建设系统近年来违纪违法案件频发的现象,市纪委、监察局督促市规划和建设局从机制体制上查找原因,吸取教训,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改,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健全规划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解决了党风廉政建设中责任人链条环节缺失、责任书内容笼统、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不够等问题。建立了房地产开发项目效能、廉政监管系统,解决了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权责不清、服务性差的突出问题。加强了城乡规划管理,建立了科学的城乡规划决策机制和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管理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