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全国、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绵阳市近期大力强化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组织开展全市安全生产大督察,对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各行各业的安全生产,特别是确保灾后项目的安全重建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全市安全事故与去年同比减少三成(2009年1-4月全市发生各类伤亡事故393起,同比下降37.12%;死亡60人,同比下降30.23%,占全年死亡控制数的18.46%;受伤398人,同比下降28.03%),查处安全生产违法案件18 起,全市安全形势日趋稳定。
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绵阳市由刘东副市长、姚光华副秘书长等市政府领导亲自带队,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组成四个执法监察督查组,采取明查暗访、实地检查、专业督查与综合督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全市灾后重建项目以及水陆交通、矿山、危化品、建筑、水利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安全生产情况以及省市挂牌督办的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情况进行了专项督察。其中又特别检查了极重灾区县北川、平武、安县的板房集中安置区、建筑工地、堰塞湖水上交通等重点安全生产领域和场所。
通过检查,督察组发现了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板房集中安置区违规使用电器设备、燃气设备,私拉乱接电线和乱搭乱建等引起的火灾隐患普遍存在,二是个别灾后重建、新建工地违规违章施工现象突出,重进度,轻安全,建设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三是九环线目前在大规模全面维修的情况下,道路交通状况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和企业对旅游车辆的监管、道路施工标识、道路安全标识、标牌的完善需进一步加强;四是要进一步加大对摩托车、火三轮、农用货车和非法载客搭人的路面监控和打击力度,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五是各地省、市挂牌督办的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工作进度不平衡,有的进展较快,有的尚未启动,相关职能部门要引起足够重视。
对发现的问题,督察组要求当地政府、板房安置区管理机构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巡查,立即整改,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方案和措施并落到实处,彻底消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同时,要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使群众了解消防知识,自觉遵章守纪,对于唐家山堰塞湖水上交通安全,刘东副市长要求当地政府和交通海事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管、指导和服务,特别要加强必要的应急物质、设备准备和应急演练,确保水上交通安全。
通过本次安全生产执法大督察,全市各地、各部门对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认识更加端正,责任更加明确,工作更加落实。各地、各部门严格遵守并落实24小时值班和带班制度,各级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各关键场所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把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作为本地安全生产年的首要工作来抓,各地还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加强了对所属地区灾后重建项目、旅游服务、道路交通、工矿、危险化学品、建筑、运输企业、重大危险源、危险作业岗位、特种设备、公众聚集场所消防等方面的督导和拉网式检查,保证监管方案有效,监管力量足够,隐患整改到位。如:涪城区政府专门聘请了5名专家对灾后重建和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监管,效果十分明显。(绵阳市纪委执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