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纠风办副主任、中央纪委监察部纠风室主任赵惠令7月16日做客人民网时说,纠风工作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讲反腐败三项格局:一个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一个是查处违纪案件,还有一个就是纠风。最近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中一共有六项任务,纠风又是其一。(2009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不正之风与贪污受贿相比,只是吃拿卡要报的“小便宜”,但根子深、“后劲足”、危害烈,人民群众切齿痛恨。不正之风直接损害群众利益,破坏了投资环境,影响了经济发展,是滋生和蔓延腐败的温床。
正因如此,赵惠令介绍说,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纪委这么重视纠风工作?因为风气不好的地方容易产生腐败。比如,有些单位搞“小金库”,这个“小金库”,有的是给大家解决福利,有的还做了一点对工作有利的事情,但是,有的就把它私分了,就形成了腐败案件,有的“小金库”数额大,有的人在这方面栽跟头,甚至被判刑的都很多。纠正不正之风,就是把腐败问题治于未然。
可见,纠风工作纠正的是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解决的是腐败问题,维护的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事关群众的,似乎是一个“基层”问题。但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央高层如此高度重视纠风工作,把它提到了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反腐倡廉工作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这样一个高度,这无疑是党和政府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最真实的体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务实的行动,更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最有力的措施。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因此,任何工作都必须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围绕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根本要求来开展,纠风工作也不例外。所以,赵惠令身有体会地说,纠风要解决的都是群众身边的事,你解决了,他马上就感受到,你不解决,他就痛苦。所以纠风工作实际上也是民心工程。我们把大量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解决了,就能提高大家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满意度,也增强了党和政府的凝聚力。
我感到,赵惠令的一席话,直白、真诚,确实道出纠风工作的“功德”所在。实践证明,什么时候纠风工作服从服务于发展,服务于民生,纠风工作就找准了方向;离开了纠风惠民,纠风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的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纠风工作不能一成不变,应与时俱进,紧贴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来开展,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新时代的要求。为此,赵惠令介绍说,纠风工作几乎涉及食、医、教、行、住等所有民生领域,且纠风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每年都有所调整。这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央高层高度重视纠风工作的“良苦用心”,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央高层坚决纠正不正之风的鲜明的态度,这是国之幸,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