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南县积极探索关心帮扶困难党员新途径

来源:益阳市纪委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9-11-02

   

    南县按照“思想上扶志,经营上扶持,生活上扶困”的原则,积极探索关心帮扶困难党员的新途径,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建立“困难党员培训基地”,让困难党员有一技之长。针对部分困难党员缺技术、少门路的实际情况,该县在县、乡、村三级共建立“困难党员培训基地”44个。组织部门配套实施了“党员电教科技扶贫工程”,为44个基地装置电视机、VCD等党员电教设备,并购置了一台刻录机,无偿为基地制录实用技术和再就业技能培训电教片。在抓好基地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因人施教,务求培训效果。对城镇困难党员,主要进行计算机应用、财会知识、烹饪、服装裁剪设计、房屋装修、物业管理等内容培训;对农村困难党员,主要进行蜜桔种植、甲鱼、生猪养殖和蔬菜、磨菇栽培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近年来,全县参加基地培训的困难党员达460人,有75%以上的困难党员通过基地反复培训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和技能,走上了勤劳致富或再就业之路。
  二是设立“困难党员帮扶基金”,让困难党员缓解经济压力。针对困难党员发展生产缺乏资金、生活困难的情况,该县多方筹措资金建立了“困难党员帮扶基金”,探索出一条困难党员帮扶保障长效机制。对“困难党员帮扶基金”的使用,实行统一管理,专人负责,做到“三个注重”:注重解决特困党员基本生活费。每年从基金中拿出1-2万元和部分民政救济款设立“特困党员资助基金”,用于解决特困党员基本生活费。注重解决下岗困难党员再就业问题。每年从基金中拿出部分款项与社会劳动保障部门举办再就业技能培训班,对下岗党员免费进行再就业培训。注重帮助解决农村困难党员发展生产。对有一定经营头脑和生产经验的农村困难党员,及时给予适度的资金扶助,帮其解决资金短缺得问题。
    三是开展“‘2+1’结对帮扶活动”,让困难党员感受组织温暖。该县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开展了“2+1”结对帮扶困难党员活动,规定2名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帮扶一名困难党员,既帮资金、技术,又帮思想,至少每个月联系一次,做到“四个必到”,即困难党员家中发生突发事件时必到、党员产生思想问题时必到、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时必到、重大节日必到。为狠抓落实,该县组织部门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困难党员档案》和《帮扶困难党员联系卡》,将帮扶情况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民主评议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帮扶活动中,突出以项目扶贫为重点,力争使每一个被帮扶困难党员家庭都有1-2个家庭致富项目。截止目前,全县共落实帮扶项目680多个,项目涉及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流通、服务、劳务输出等各个领域。由于帮扶帮到了根本上,扶到了点子上,不少困难党员甩掉了贫困帽子,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