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用“三公开”缩短与老百姓的距离。为方便群众联系和办事,要求驻村干部必须对所驻村村民实行“三公开”:公开电话号码(移动电话、办公电话、家庭电话)、公开办公室住址及门牌号、公开家庭住址。许多驻村干部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制成卡片,向群众发放,架起了同百姓的“连心桥”,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驻村干部的电话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为政策咨询、农技服务、反映情况的热线电话。二是用“服务清单”明确驻村干部的工作责任。实行驻村干部定期向群众公布“服务清单”工作制度。驻村干部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所驻村工作实际,将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那些久拖不决、影响民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按轻重缓急进行梳理,于每月上旬召开干部和群众代表大会,以书面形式向群众公布,对每件事件的办理、解决时间都作出明确的规定,并在公布下个月“服务清单时”,要对上月“服务清单”规定事项的办理完成情况逐项进行说明。三是用“定点办公”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普遍推行驻村干部“定点办公”的工作模式。驻村干部每周必须到村、支“两委”办公室坐班办公2天,其余时间,驻村干部沉在村里办公,办公地点一般在村主任家或位置相对集中的农户家,收集了解情况,解决答复问题。为做到有的放矢,驻村干部还普遍实行了“服务预告制”,即前一天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与村主任取得联系,将工作行程提前告之群众。
这些制度推行以后,乡镇干部工作作风发生了很大转变,驻村干部经常深入村农户研究解决问题,自觉加班加点,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政府的良好的形象。今年以来,全区群众上访同比减少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