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益阳市地税系统优化行风抓服务破解难题促发展

来源:益阳市纪委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0-04-02

 

    今年以来,益阳市地税局组织全系统干职工紧紧围绕“破解难题促转变,服务民生促和谐”这一主题,切实转变观念、转变作风,深入一线,千方百计为企业破解难题,在服务民生、服务发展等方面做了扎实有效的工作。
    一、税企携手谋发展,上门服务解难题
    全球金融危机的波及对我市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保企业就是保发展”。益阳地税局紧贴益阳实际,在全系统内组织开展了“服务促和谐,满意在地税”、“税企携手,共克时艰”大走访系列活动。全市千余名地税干部深入企业破解难题,主动搭起了为企业服务的新平台。明确将了解企业困难,帮助企业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九大项任务作为走访联系服务的主要内容;明确税源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由市局班子成员挂帅负责、100万元以上的企业由区县局班子成员负责、10万元以上的企业由分局(所)班子成员负责,并在《益阳日报》进行了公示。建立考评制度,出台了两大活动考评奖励办法,设立了走访联系服务贡献奖、合理化建议奖。通过健全制度,全系统形成了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服务纳税人的浓厚氛围,有效促进了地税执法与服务水平的提高,加快了税企双方共谋发展的步伐。市地税系统共成立纳税服务小组107个,走访服务重点税源户和各类纳税户2.5万多户,进行税收政策辅导5483户次,收集纳税需求意见461条,现场解答纳税人问题374个,征求意见和建议125条。
    二、强化措施抓服务,规范程序优效能
    以“纳税人的时间秒秒是金,纳税人的需求条条是令”作为税收服务理念,市地税局坚持从政策上引、从环境上促、从困难上帮。一是优化服务环境。通过在办税服务厅为重大建设项目增设办税服务“绿色通道”;大力推行首问责任制和承诺服务、限时服务、全程服务,不断完善“一窗式”服务;严格落实办税厅局领导轮流坐堂、局长接待日和专人值班制度等;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创建星级办税厅活动,为纳税人提供优良的办税环境。全市有8个单位被评为省里和省局的依法办事示范窗口。二是加强税征政策宣传辅导。针对各行业纳税人办税疑难问题多、纳税申报差错多等现象,印制了11类纳税辅导表50多万份,并组织全体干部挨家挨户上门进行纳税辅导,解释税收政策,帮助纳税人及时、准确、如实申报纳税,让纳税人交明白税、放心税。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牌匾等媒介大张旗鼓开展税法宣传,全系统共印制税收宣传资料5万余册,悬挂宣传条幅820条,召开税企座谈会25场次,制作大型宣传牌18块。三是优化办税流程。开通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推行企业纳税人网上申报办税、个体户银行刷卡缴税新举措。目前全市共有1901户企业实现网上申报办税、有6052户个体户实现了银行刷卡缴税,大大节省了纳税人的办税时间和成本。四是减轻纳税负担。明确提出“优惠政策不打折,税收之外零负担”,突出抓好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下岗职工再就业、提高营业税起征点、民政福利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坚持做到手续齐全的立即办,符合政策的坚决办,有困难的上门办,需要多个部门配合的协调办。
    三、求真务实抓征管,破解难题促发展
    全心全意为弱势群体和企业排忧解难是地税机关改进作风、真情服务的重头戏。一是坚持把支持下岗职工和残疾人就业作为关注民生之本的政治任务来对待。通过全面落实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对3682名下岗人员再就业人员减免地方税收407.69万元,减免工本费27920元。同时针对下岗再就业人员经营人手不够、对税收政策了解不够、经营地点比较偏僻的特点,全面实行上门服务,上门办理税务登记,上门进行资格年审,尽量减少他们的办税时间,节省交通费、复印费等开支。市地税局代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后,主动协调企事业单位与残联的关系,促成安排残疾人就业。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地税部门协调安排19名残疾人就业后,残保金上交额由21万多元减少到2000多元。二是协助企业加快发展。全面落实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做到在不违背税法的情况下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能缓则缓。市地税系统为181户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报批减免税款622.89万元。指导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先后为汉森制药、科力远、顺江水产、瑞亚高科等6家企业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使这些企业享受到了企业所得税政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