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六部委、省八厅局的联合部署和全市“项目建设提速年”的总体要求,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出发,近日,哈尔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并会同市工信委、公安局、卫生局、工商局、邮政局联合下发了哈尔滨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计划在全市利用两年左右时间,从10个方面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解决好影响药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促进全市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全市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年初以来,围绕全市“项目建设提速年”这一中心任务,该局提出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调整工作方法,以促进全市食药经济健康发展为工作出发点,以确保全市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为根本落脚点,全面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中有效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做出新贡献。此次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将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突出问题入手,通过深入整治,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长效监管机制,促进全市药品质量安全、特别是重大药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控制水平显著提高,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和诚信自律意识显著增强,药品生产经营秩序显著好转,人民群众药品消费信心显著提升。
专项整治共确定10个方面的任务:一是打击生产销售假药。重点查处利用互联网、邮寄等方式制售假劣药品的行为,对邮政信箱、物流公司等假药流通赖以存在的渠道以及互联网等销售假药的媒介进行综合治理;严厉查处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等重大案件,打击涉嫌制售假药的“黑窝点”等犯罪行为;开展“黑诊所”、“黑药店”和医疗机构周边地区非法收售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工作。二是整治违法药品广告。药监部门要把涉及违法宣传和发布违规信息的药品列为监管重点,进行全面检查,对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发布的药品广告和宣传进行重点监测,对虚假广告和宣传要及时移交工商部门;工商部门要,集中开展药品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较大的药品违法广告案件。督促广告发布单位建立健全广告审查制度,从源头上把好广告发布关。三是整治非药品冒充药品。深入整治以食品、消毒产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冒充药品上市的行为。四是整治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药品。加强对降糖降压、补肾强壮、风湿咳喘、皮肤病、镇定安神等易被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中成药品的监管。五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和质量保障机制。强化对基本药物生产、流通、配送、使用的监管。特别要对纳入国家基本用药目录的药品强化抽验,保障质量和安全。六是加强药品生产、流通环节监管。加强对注射剂等高风险产品生产的监管,完善质量受权人和派驻监督员制度,坚决查处违规生产行为;重点查处超方式、超范围经营、挂靠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不良反应检测和药品安全应急处置,健全工作体系和应急程序,及时消除药品安全隐患;探索推行电子监管,监督企业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实行更加严格的产品召回制度。七是完善医药产业政策。研讨支持医药产业发展,发展现代医药物流建设,鼓励同行业兼并重组;推进哈药集团等国有控股医药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民营医药企业发展,拓宽民营医药企业的融资渠道。对医药企业在建设用地指标、市专项资金扶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证、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申报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八是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加大对医疗机构用药的管理力度,防止不合理用药造成的伤害。进一步加强药品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管,规范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九是加大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对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重点核查药品销售流向。十是加强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执法监督。对重点野生药材资源实施动态监测和濒危预警,惩处非法收购、运输野生药材行为。
专项整治期间,将认真落实药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同时,加大行政问责和行政监察力度,规范执法行为,严肃查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