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群众满意是永恒的主题——浙江开展“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评创活动综述

来源:益阳市纪委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0-08-06

    以“群众满意”为切入点,对全省32000多个基层站所进行系统评议,几乎涵盖了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相对较多的政府部门和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公共事业部门。近日,浙江省召开专题会议,表彰一批2009年“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服务窗口)”示范单位和先进单位,其范围之广、形式之新在浙江行风评议史上尚属首次。

    稳步前进再上新台阶
    
    前不久,与义乌国际商贸城二期市场毗邻的一幢商务楼五楼大会议室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场上,义乌市工商局中国小商品城工商分局负责人作述职述廉报告,而场下的评委,除了市场贸易发展局等兄弟单位代表外,大多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商户代表。    
    “让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浙江省纪委有关负责人说,行风问题涉及方方面面,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群众对行风感受最深、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评创工作抓的是基层的“小单位”,但关系到党执政理念的“大道理”。
    2008年,全省3万多家基层站所开展了以送信心、送政策、送服务为内容的“服务企业百日活动”。各基层站所通过开展“百家部门联企业”“万名干部下基层,服务一线创新业”、“一对一”挂钩结对、百名局长“下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促发展”等主题鲜明的活动,帮助企业攻坚克难,携手企业共渡难关,协同企业转型发展。
    2009年,在全省开展的“企业服务年”活动中,各基层站所(服务窗口)以“服务效能大提速”为抓手,围绕服务民生,延伸拓展服务理念,通过调研走访解难题、执纪护企促发展、贴心服务提效能等方式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服务,帮助企业攻坚克难,营造了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和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
    今年初,结合浙江省委、省政府“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组织开展了“千局万站优化发展环境”实践活动,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办理承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党员干部联系基层(企业、群众)、帮扶结对促发展;效能监测点制度,健全软环境监测网络;涉企岗位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制度,让人民群众行使最终评判权,促进政风行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纠建并举确保实效性

    把群众呼声作为改进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做好工作的第一标准。
    浙江省纪委监察厅、省纠风办根据各地实际,把评创活动分为调研和发动、检查和创建、推荐和考核、评议和表彰四个阶段,重点突出评议和整改环节,确保活动有序健康推进。各地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多条渠道,广泛征求基层群众、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组织行风监督员开展了1500人次的明察暗访,对评创结果进行把关。各基层站所根据各自实际,把解决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认真纠正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通过聘请行风监督员、公布监督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蹲点调研、网络对话、短信互动、现场投诉等形式,开展自我监督。
    据统计,全省共召开评议大会7500余次,发放调查问卷200万余份,征求到群众提出的问题、建议6万余个,已整改问题5.5万个,批评教育5879人次,处理违规违纪人员1201人次,社会各界累计有260余万人次参加评议活动。

    注重长效追求持久力

    行风建设不仅仅要解决当前存在和暴露的热点、难点问题,更要向着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预防的方向深化和发展,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机制化的轨道。
    为使评创活动长期深入持久地开展,浙江省委、省政府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入《浙江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办法》。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进一步突出整体创建和行业创建,建立健全分层分类评创机制、量化考核评价机制和摘挂牌动态管理等长效机制。日前,根据评创工作的动态管理办法,全省取消了4家省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服务窗口)”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各地各部门着眼于以制度创新巩固和发展活动成果,组织各参评部门、基层站所针对评议和创建活动中反映出来的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各自特点,加强建章立制工作,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铲除滋生不正之风的土壤。修订完善了《廉政建设制度》《来信来访接待制度》《服务社会承诺制度》《AB岗工作制度》和《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责任制》《失职责任制》等一系列制度。据统计,各地各部门已制定各类行风建设长效机制90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