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以来,南县县委、县政府实行县级领导企业联系负责制,26位现职副县级以上领导和30几位部门负责人全部落实到了规模企业联系点上,充当企业“服务员”,为企业提供包括政策法律、要素保障、市场拓展、帮困减负和转型升级等方面的专项服务,面对面听取基层、企业的意见,帮助企业查找、解决问题,形成了企业服务机制、重大问题会商督办机制、工作督查和考核机制、机关干部结对企业机制等四大工作机制,为企业协调解决了电力、环保、建设、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实际问题20多个。
一、做好民、企和谐的“润滑剂”。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发生冲突,如何处理好双方的利益矛盾,该县政府用积极主动的服务解决了 这一难题。
前段时间,湖南浩源食品有限公司准备投资3000万元在南县工业园区新建项目,但在规划过程中遇到征地和青苗补偿等障碍,项目方案一直没有得到落实。前几日,县委副书记、县长张运和携同县工业园区负责人,亲自下到园区通过与当地村民座谈、赴企业调研,终于促成此项目顺利签订合同。湖南拓普是该县重点工业企业之一,今年初,当地群众因一些遗留问题而干扰拓普竹麻正常生产,县纪委书记陈国圭了解这一情况后,三番五次召集群众座谈沟通,使部分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也作了具体说明,以求得群众谅解,从而使企业生产生活有序进行,如今公司已产销两旺。
二、做好银、企合作的“融合剂”。银企合作是有效解决工业提速增效和企业经济腾飞进程中的资金供求矛盾的重要举措,特别在全球经融风暴的冲击下,足够的资金补给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关键。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加快企业发展步伐,该县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多次深入企业了解发展困难,主动联系银行为企业贷款、融资牵线搭桥,通过开展银企合作的方式,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资金短缺的困难,实现了企业、银行与政府的三赢。
南县工商局在企业大走访过程中,了解到部份个私经济的发展正深受资金“瓶颈”的制约。为此,该局马上与工商银行联系,发挥职能优势创造机会让个私经济与银行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协商。4月15日,县工商局、县工商银行、县个私协会三家联合组织举办了60余代表参加的“南县银企洽谈签约会”。会上湖南顺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湖南洞庭蛋业有限公司、个体工商户符正秋、汤柯敏4家个私经济主体与县工商银行分别签订了2000万元、600万元、300万元和200万元的融资、个贷协议。县人民银行、县工商银行等部门、行局负责人领导也与其他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代表进行了双向沟通与对话。银企合作融资洽谈会议的召开,给银企双方提供了沟通与合作的平台,也为解决南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开了一个好头,深受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代表的好评。目前,该县通过政府协调,已开展多次银企对接活动,促成信贷项目达66个,实际落实贷款28个,信贷规模达10.91亿元。现已发放到位资金2.75亿元。
三、做好企业发展的“催化剂”。企业的发展壮大,除了企业自身外,更离不开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帮助。该县出台了《关于鼓励南县籍在外人士回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和《南县投资项目收费优惠办法》,让企业在发展初期就能从五个方面享受到一定的税费奖励,让其安心发展。在主动服务方面,该县各级部门更加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为企业主动服务。县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何进平带领“一化三基”工商联络员,手拿“一化三基”联络牌先后到克明面业、南洲酒业、德昌纺织、拓普竹麻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等40余家进行上门服务与指导,询问企业发展情况,征求企业对工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在市工商局领导及湖南卫视记者到克明面业为制作专题片“潇湘放歌”拍摄素材以进一步推介宣传克明面业,为企业上市做好前期准备时,工商局班子成员进行了全程陪同。县政务服务中心为提高干部服务水平,特邀讲师从日常政务服务工作中要如何与企业沟通、如何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如何为企业服务,真正了解企业并真诚服务企业,做好企业的“贴心人”等方面,为近100名工作人员举办了“服务企业”专题讲座。在对投资项目联合审批的程序上,政务中心还对流程进行了梳理,对部分环节审批时限进行了压缩,所有项目提前介入、提前审查、提前审批,严格按照并联审批要求同步开展审批。县工业发展局、县建设局、县国土局等多家单位,更是由等企业上门找服务变为走进企业主动服务。
在“企业服务年”、“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中,该县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走进企业主动服务,思想上有了新提高,作风上有了新转变,工作上也有了新进展,得到了广大群众和企业的认可,全县工业企业经济指标也得到有效提高。1至5月,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5.01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规模工业产值13.17亿元,同比增长36%;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3.29亿元,同比增长26%,规模工业企业由2006年的40家发展到了现在的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