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是个农机购置补贴数量享受大县,2008年至2010年三年共补贴各类农机具达18534台,却是个补贴资金享受小县,三年落实该项补贴资金仅1361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覆盖范围之广、对象之多,难度之大,为全市之最,但清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不畏艰难,认真查错,主动纠错,效果明显。
一、完善工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了《全县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清查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副县长邹雄彬任组长,县监察局局长陆筱军、县农机局局长姚志群任副组长,县纠风办、县财政局、县农村办、县审计局分管领导为成员的专项清理工作领导小组。
2、加强沟通协调。由县纠风办牵头,召开了审计局、财政局、监察局、农办、农机局六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分解细化专项清查工作。同时,从相关部门抽调专门力量,分成六个清查工作组,分别对东坪镇、梅城镇、大福镇、龙塘乡、江南镇、奎溪镇等乡镇开展农机购置补贴专项清查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复核检查。
二、扎实开展清查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签名、谁负责”的原则。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展了本辖区内所有补贴机具的入户普查,乡镇分管领导、农机站长、各村主任全面出动,县直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县农机局走村入户连续工作27天,由农机局五名党组成员分别带队,组成五个检查小组深入每个乡镇,具体指导乡镇开展清查工作。自查工作做到全部进村入户,现场核实农机信息、机具品牌、型号、配置、购机发票及时间、机具销售价格、机具使用和售后服务情况,并认真填写了《农机购置补贴情况入户普查表》,自查面达到100%。
三、强化整改措施
根据清查情况,发现补贴产品价格虚高、补贴500元以下的机具存在虚签不售、部分补贴机具转卖等6个问题。该县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一是将这次清查工作情况通报全县,以提高相关生产企业、经销商和农机部门执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自觉性,增大增强社会监督机制,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召开经销商会议,通报自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对问题较为突出的个别经销商给予黄牌警告,责令限期整改。三是责成相关经销商将违规套取的补贴资金上缴财政。四是停止办理存在虚报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湖南农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IZ-20耕整机、双峰白碧机筛厂生产的IZ-20耕整机、长沙市劲牛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M-1铺膜机、广东韶关市第二拖拉机厂生产的丹到11月8日止,补贴5000元以上的机具100%进行了复核检查。五是责成存在问题的经销商向县农机局递交书面保证书。六是县农机局严格落实《安化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暂行办法》中的各项规定,加强对小型补贴机具跟踪监管,确保国家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七是要严明工作纪律,严格按政策办事,按程序办事,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打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