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清风要闻

南县全力实施“四大举措”重拳提升作风效能

来源:中共益阳市纪律委员会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02-26

  近年来,南县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出发,狠抓干部作风效能建设,通过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和治庸问责等多项举措,营造人心思齐、人心思进、人心思优的人文环境,为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强化勤廉教育,建设干部队伍的“精神高地”
    南县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教育阵地作用,经常性开展《廉政准则》、《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若干规定》和革命传统等方面的教育。近年来,共举办各类全县性的培训班12期,受教育党员干部7.8万多人次。该县还先后组织开展了干部作风集中学习教育整顿等活动,同时积极选派符合培训条件的干部参加了省、市举办的各类培训班15期计100余人次。坚持用身边的人和事引导与警示干部。近年来,该县在县人民政府网、县纪检监察网、县新闻网、县电视台等媒体上开辟了作风建设专栏,发布新闻信息178条;在部分乡镇和县直单位中部署开展了“转作风促效能优环境一把手访谈”活动,共制作、播放50期电视专题节目;利用县信息中心手机报向广大党员发送相关信息15万多条;先后组织10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及家属到赤山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2012年4月,以县委办、县政府办文件下发了《关于影响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典型案例的通报》,将2011年以来影响机关作风和经济发展环境的15个典型案例通报全县。同时,该县还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着力创建廉政文化“六进”网点,在全县共培植廉政文化示范点42个,建设了德昌公园、厂窖惨案纪念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
  二、开展“四大活动”,培育干部队伍的“勤廉自觉”
  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主题月活动。2012年3月,该县集中1个多月时间,组织开展了“下基层惠民生,解难题促发展”作风建设主题月活动。在活动中,全县40名县级领导、260名科级干部、2000名机关干部组成55个工作组,走进基层,贴近群众,开展“九个一”活动,即下到一个村(社区)、填写一本《民情日记》、面对面接待一次上访、解决一个问题、走访一批农户、慰问一些困难户、组织一次政策宣讲会、在当地参加劳动一天、发放一批群众联系卡。各级干部深入到农村、企业、社区,倾听民意,心系发展,情牵民生,与基层群众一道共谋发展之策,共办民生实事。共走访了304个村、33个社区、156家企业,撰写《民情日记》2万余篇,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50余条,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结对帮扶困难群众1017户,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6200多个,为企业融资1.2亿多元,促成湖南克明面业2012年3月底股票上市。
  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接访”活动。近年来,该县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开展“大走访、大接访”活动,县直单位每周明确一名领导,明确一天时间,明确一处地点,认真做好“领导接待日”活动;乡镇将“4321工作法”(即乡镇机关干部每周必须在乡镇机关工作四天、住三晚、下两次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与“大走访”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镇村群众工作站的职能作用,认真开展“大接访”工作,建立了周二坐班制,及时了解和解决群众的诉求,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30余起。2012年9月,全县开展了千名机关干部下村组大走访活动,每个村、社区有领导带队,撰写了《民情日记》,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积极开展“城乡共建联帮带”活动。活动中,每个县直单位联系一个村,每个部办委联系一个社区,每个机关党组织帮助一个农村党支部,每名领导班子成员帮扶一户生活困难群众或生活困难党员。县直各部门单位和乡镇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取对口帮扶与结对共建相结合、到基层蹲点与派驻干部相结合、带题目调研与带项目支持相结合、专项治理与长期帮扶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为基层单位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2012年全县共募集爱心捐赠款190多万元;投入410多万元全面维修改造了18所乡镇敬老院;实施临时救济1524人次,发放救济金86.47万元;开展大病医疗救助1901人次,发放救助金361万元。
  大力开展“农村清洁日”活动。每一个“农村清洁日”,各地各单位都分批组织干部到联系点参加卫生清扫活动,还安排一定时间,到农村、社区参加其他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2012年全县有4万多名党员干部深入联系村组参加了“农村清洁日”活动和公益劳动,有效改善了农村的卫生环境,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干部队伍的“行事规范”
  加强作风效能制度建设。2012年4月,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若干规定》,对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工作纪律、规范权力运行、民主集中制、“三不一末位”等制度,严禁赌博、公款旅游或变相公款旅游、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用公款大吃大喝、违规经商办企业、乱作为、不作为、缓作为等方面明确了21条纪律,并召开全县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千人大会对该《规定》进行了学习。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直工委、省监察厅、省人社厅等5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改进机关作风的暂行规定》后,该县及时以“两办”文件进行转发和宣传,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强化机关干部的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和廉政意识,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好《暂行规定》。
  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制度改革。围绕“为民、便民、利民”,从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健全服务体系入手,健全了相关服务制度。将县直各部门单位的行政许可、政府信息公开及部分公共便民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县政务中心服务范围,在审批服务过程中,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项目,实行“一个部门牵头、一个窗口受理、一套数据审查、一次现场踏勘、一站式收费、一次会议集中审批”的“六个一”审批模式。2011年以来,该县建立了10个乡镇政务服务大厅,积极探索完善了包括政务公开、办事公开、要情通报、公告公示等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南县乡镇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和《南县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在工业园区设立全程代理中心,建立了园区建设项目的独立规划工作机制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的联合办理机制,企业只需交清税费、签字确认便可办结相关的审批手续,随到随办,立等可取,为企业入园落户和日常事项办理开辟“绿色通道”。2012年,全程代理中心先后为海大集团、湖南拓普、双羊科技、厚道食品等10多家企业办理了土地审批、报建审批、注册登记等相关服务事项,整体提速80%以上,真正做到让政府省心、部门称心、企业放心。同时,该县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廉政承诺公示等制度,不断加大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全面推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规范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
  四、实施整治问责,树立干部队伍的“作风导向”
  建立监督点。在35家重点企业、直接面向群众的28个重要服务窗口设立了作风效能建设监督点。建立了网上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督促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单位全部实现网上审批,将所有审批项目的办理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时限、收费依据及标准等全部纳入电子监察系统,规范高效地开展了电子监察工作。2012年县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政务服务事项36397件,按时办结率达100%,其中比规定办理时限缩短三分之一的达37%。
  拓展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党内、人大、政协和新闻舆论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了干部监督员制度,聘请了85名干部作风监督员,公开了举报电话,多渠道调动了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提升了监督效果。2012年,我县在建立“县长热线”、“县长信箱”和“党风廉政舆情在线”的基础上,各乡镇都建立了“乡(镇)长热线电话”,成为了群众监督的“绿色通道”。县直各单位开通了“局长热线电话”,将干部工作与部门权力运行情况全方位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如去年7月,根据群众举报,县纪委查处了上班时间在茶楼打牌的4名党员。
  加大查处力度。针对当前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过问,县作风办、县效能办、县委组织部、县公安局、县电视台密切合作,对违法行政、服务缺位、以权谋私、效率低下、上班时间打牌、上网聊天、玩游戏、炒股等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加大了执纪检查力度。2012年开展了7次大规模突击检查行动,已有21人被诫勉谈话,35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8人因上班时间打牌被免职,并在全县发了2期电视通报和7个文件通报,动真碰硬,狠刹了机关不良作风。
目前,作风效能建设成为了该县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这些强有力的举措在干部群众中引起了极大反响,大家都强烈感受到了南县县委、县政府抓作风、提效能、优服务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