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县桃花江镇纪委副书记曾利群剪影
50多岁的曾利群是桃花江镇的纪委副书记,在群众心里,他是为民办实事的热心肠,在同事眼中,他是铁面无私“硬骨头”。在纪检监察岗位工作了18年,平日里,大家看到最多的是他满脸的笑容,听到他说得最多的是:“我干纪检监察工作18年了,这个工作苦中有乐,但我始终认为‘乐趣’要多一些,因为在这个位置,我可以为人民群众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可以为人民群众谋点实实在在的利益。能为群众做点事,再干18年我也值得。”
1995年,桃江县撤区并乡,时任乡镇党委副书记的曾利群调任桃花江镇纪委副书记,这一干便是18年。18年来,他以自己的坚守和忠诚,把自己最壮丽的年华献给了基层纪检监察事业。18年来,他先后被评为市、县纪检监察工作先进个人,他所在的桃花江镇纪委也先后获得市、县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敢于碰硬 原则面前不容让步
乡镇是个小地方,镇村干部彼此都很熟悉,要干好纪检监察工作,面临方方面面的压力,经常遇到请客送礼、挖门子托关系、恐吓威胁等现象。但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曾利群始终坚信“水清沙自洁,官闲弊自绝”的古训,面对贪污腐败,他甘当“硬骨头”,敢于碰硬,“原则面前不容让步,要查就查个水落石出,要办就办个板上钉钉”。
2008年,他接到群众举报,桃花江镇有个任职近20年的老支书,可能存在挪用退耕还林资金的问题。“这人在当地的势力很强,据说上头的关系也很硬,这笔资金他又没贪污,一个圈子的人,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曾书记你看还是算了咯。”旁边的人这样给他做工作。“那怎么行,这牵涉到群众利益,如果都这样,那国家的政策不会乱套,我一定要查个明白。”他严辞拒绝了别人的“好意”,与镇纪委的同志一起,历时半个月,白天到县林业局查阅该村近五年来退耕还林资金的相关情况,晚上到农户家中,挨家挨户登记农户领取退耕林资金的情况。经过收支情况的核对,发现这位老支书确实存在挪用部分退耕还林资金的事实。在铁的事实面前,这位老支书动用了各方面的关系来找曾利群求情,找他的老上级打电话施压,甚至找亲属到他办公室威胁。可曾利群不为所动,坚决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将他的违纪问题按程序进行了严肃处理。
18年来,曾利群主持查办的案件有89件,协助县纪委、县监察局查办的案件有31件,处分党员87人,诫勉谈话42人。
致力发展 企业环境我当有责
桃花江镇是县城驻地,落户企业多,项目大,对于发展软环境要求尤其高。支持企业发展,维护企业周边环境,是桃花江镇纪委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2005年10月,金博冶炼厂原厂址用地用工与当地存在一些矛盾,当地村民经常到厂里闹事。曾利群知道后,主动走访了71户农户,沿家沿户征求意见,宣讲兴办企业对当地发展的好处,取得了当地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促进了企业的落户。2007年底,该厂又因少交税收被县国税局封存账户,他又出面协调,一方面责成厂方按时交纳税收;另一方面会同税务部门,动用各方面关系,帮助企业扩大销路,助推企业发展。
根据多年服务企业的经验,曾利群向镇党委、政府提出了乡镇纪委、监察室工作人员分片联系企业,加大对镇域企业支持帮扶力度的建议,获得了镇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同。如今,桃花江镇纪委虽然人数不多,可在他们的帮助下,成长的企业一家赛过一家。该镇宏威混凝土搅拌场从立项、征地到争取项目贷款,从企业最初100万元启动资金,发展到拥有2000多万元资产,解决50多人就业,年缴50万元税收的全过程,都有该镇纪委工作人员服务的身影。
贴心为民 群众的事就是家事
曾利群同志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深知农民的苦与累。他时刻告诫自己:“我是农民的儿子,‘当官’一定要爱民如父母”。
4月23日,一大早,曾利群就和桃花江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来到金凤社区,对社区进行走访调研。曾利群把群众和社区干部提出来的问题,一一做好记录,并根据政策当场给予回复。和曾利群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老社区干部罗佐钦,向曾利群提建议和要求从不担心会被拒绝。
2012年4月,曾利群在下乡时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一位年老体弱的老村支书房屋年久失修,已倾斜,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急需维修,但老村支书自己无收入来源,子女也不宽裕,一时难以筹措维修资金。曾利群立即向同行的村干部交待,请其组织村上的经济能人进行帮助,筹措一部分资金,又向镇民政所反映,帮助其申请危房改造资金。在资金到位后,曾利群又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当地的党员群众帮助老支书建房屋。
“如今的纪委干部好咧,把我们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情一样来做!”透过老村支书充满感动的泪水,我们看到了曾利群同志的为人,感受到了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
爱心关怀 处分党员需要温暖
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党员干部,多数人一时无法摆脱困惑,走出阴影,甚至还对纪检监察干部产生误解而心生怨恨。如何帮助受处分的党员走出阴影,让受处分党员振奋精神,吸取教训,重新开始,一直是曾利群思考的问题。为此,他充当了“打气筒”的角色,他用自己的热忱感化着每一位受处分的党员干部。
1998年,一村主任因挪用村集体资金被撤职。事后,曾利群与镇纪委的同志一起,经常与他交流谈心,鼓励他,帮助他发家致富。后来,这位原任村主任先后开办了数家企业,家产超过500万元。“致富不忘惠乡亲”,他多次捐资为村上修公路修水利,救助五保户等弱势群体,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2008年5月,该村村支两委换届,他被高票当选为村支部书记。
18年来,在曾利群的受心关怀下,有4名被开除党籍的干部重新递交入党申请书,有5名受过党纪政纪处分的党员干部因表现优秀,重新得到组织提拔重用,有31名受处分的党员干部,在改过自新后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给受处分党员干部关心关爱,多关心受处分党员干部的生活。”桃江县纪委监察局在曾利群不断成功帮助转化受处分党员干部工作经验的启示下,探索出了对受处分党员实行回访教育的工作模式,受到了省、市纪委的高度肯定。
6772天,是曾利群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日子,在他累积的36个笔记本里,密密麻麻的记载着18年来的点点滴滴,有自己业务学习笔记,更多的是群众、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曾利群说,自己的工作职位虽小,但维护老百姓的利益是大事,他愿意,把这份工作长期做下去。(桃江县纪委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