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的作风问题群众反映比较强烈,还存在个别乡镇政府晚上值班形同虚设,极个别乡镇干部迟到早退、在位不在岗,群众找乡镇干部办事难、有事找不到人等现象。加强乡镇政府值班值守,整治乡镇干部‘走读’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也是广大群众的期盼,刻不容缓!我们强化了工作措施,加大了整治力度,切实整改存在的问题。”南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陈国圭说。
近日,益阳市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和党政正职述廉评议第二组相关负责人带队,到乡镇暗访了乡镇政府值班值守及乡镇干部“走读”情况。“通过暗访,南县乡镇政府干部值班值守情况比较好,每个乡镇值班值守都有党政领导干部带队,整治乡镇干部‘走读’问题收到了实效!……”暗访组一成员发表感慨。
南县为严厉整治乡镇干部“走读”问题,加强乡镇值班值守,日前向各乡镇下发了《关于整治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紧急通知》,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4〕14号)关于“严格落实乡镇干部驻乡镇工作、值班住宿等制度”的要求,并明确了七条乡镇值班工作纪律:严明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严格执行签到制度;设立干部去向公示栏并每天及时更新;制定每周值班安排,明确工作日的晚上和节假日的值班保证有领导带班,专人值守(一般不少于3人)……还由县里统一制定《乡镇值班工作制度》,提出了“值班人员晚上要睡在值班室,不得中途离开到工作以外的地方留宿”等八个方面的明确要求。全县统一制作、悬挂了乡镇政府值班室标示灯箱,12个乡镇分别标示值班地点和公示了值班电话。对乡镇值班及住宿室进行了进一步规范,统一调整到乡镇政府办公楼的一楼,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找人办事;建立值班值守工作日志,实时记录干部职工值班值守的情况,以备核查;重新制作了干部去向公示栏,不仅公示干部去向,还将值班值守信息在公示栏中公示,将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各乡镇相应建立完善了《机关干部学习制度》、《机关干部考勤制度》等,加强了机关干部管理。另外,该县进一步加强了乡镇“五小”即:小食堂、小厕所、小澡堂、小图书室、小文体活动室等设施建设,确保全县12个乡镇都有一个较为舒心的工作条件,让所有乡镇干部住得下、安得心、留得住。
“整治乡镇干部‘走读’问题,加强乡镇党委政府自身管理也非常重要。因此我们把这个问题作为乡镇党委政府班子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了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对个别党委书记思想不重视,落实不到位,问题不解决的,组织部长将对其进行约谈,并提出整改时限,限期整改到位。”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段启明告诉笔者。
有效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根本要在强化执行监督上下功夫。今年以来,南县纪委监察局、县作风办、县委组织部等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乡镇干部“走读”、值班值守等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采取明查暗访、点名见面、查验考勤和值班值守日志、电话查证等方式,对乡镇干部在岗、值班值守情况进行随机检查督促。截至目前,先后8次对乡镇干部“走读”问题进行了明查暗访,没有发现擅离职守、不按要求值班值守的情况。
同时该县还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设置意见箱、开通监督举报电话等方式,构建监督网络,对干部“走读”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据笔者了解,南县茅草街镇党委政府为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不仅加强值班值守,还灵活了值班值守方式,每天晚上8:30至晚上10:30实行警民联动巡逻,由1名党政领导干部带队,2-3名政府机关干部、1名部门干部和1名派出所干警参加的巡逻队,在茅草街集镇大街小巷进行巡逻,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碰到纠纷化解纠纷,之后再到镇政府值班值守。截至目前,该镇通过警民联动巡逻值班值守的方式,为群众协调解决问题120多个,得到了全镇群众的一致好评。
“今年来,乌嘴乡政府机关干部纪律观念得到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以前下班后乡政府里面就难得看见人影,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什么时候到乡政府都能找到人,村干部找乡干部解决问题容易多了!”乌嘴乡朝前村支部书记龙铁军告诉笔者。(南县纪委 周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