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区纪委监察局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紧密结合我区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实际,把信访工作作为发现和收集违纪问题线索的重要渠道,多方位受理信访检举、控告和群众申诉,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及时采取早提醒、早纠正、早发现的措施,狠抓了我区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的落实。
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多方式接待群众来访。2014年,区纪委努力为把住纪检监察工作的第一个关口,增强纪检监察机关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意识,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有效解决群众合理的诉求,加快加速案件查办,多渠道查找案件线索。今年5月份,区纪委监察局制定了《资阳区纪委监察局领导干部接访日制度》,制定了《领导干部接待来访登记表》,实行了领导干部信访包案制,建立了委局班子每周“坐班接访”和“带案下访”制度,由信访室负责每周一安排1名班子成员在区纪委领导干部信访室坐班接访,接受群众来访投诉举报,认真接收审阅信访反映的情况,合理引导来访群众依法举报、逐级举报、实名举报。先按有关规定分流到全区相关单位,对重要的信访案件,当班领导必须带案下访了解情况。今年我区的村级信访反映的问题较多,区纪委监察局领导干部坚持带案下访到全区9个乡镇(街道)进行现场查核问题,及时受理、快速回应信访件11件,提供案件线索3件,对5个单位发放党风党纪监督通知书、信访通知书,并对相关违规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全面提高了纪委查办案件的针对性和准确率,提升了群众对信访反映情况的满意度。
强化领导干部协调处理,解决无序上访。今年,区纪委结合实际,积极将信访工作变上访为下访。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在下访过程中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在和群众交流过程中拉近和群众的距离,增近和群众的感情,真正做到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信访量较大、矛盾问题突出的部门单位,我区加强了领导干部的协调处置,有针对性地开展信访下访工作,适时召开协调处置会,主动加强与被下访单位和群众的沟通,把下访工作做细、做深、做实。今年,新桥河镇和迎风桥镇的村民多次到市、区两级纪检机关上访,在当地造成不良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区纪委成立了以纪委分管信访的副书记为组长的工作组,多次来到迎风桥镇、新桥河镇,以走访和协调会等形式开展处置化解工作,有效化解了多个信访问题。2014年5月,我室接到省委督导组关于长春镇甘溪港村支书胡创贤存在违规选举等问题的批示件后,立即向长春镇纪委进行了交办,跟踪督促长春镇纪委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核实,发现群众反映部分属实,现已责成长春镇纪委对胡创贤等相关责任人作出相关处理。
全面完成工作任务,狠抓了信访工作的落实。今年来,我室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对受理的信访举报件进行统一归口登记管理,并在受理后的7天内做出相应的处理,确保初信初访年办结率达95%以上,全年通过各种渠道共接受群众信访举报167件次,比去年同期增长 27 %。其中来信68件,来访39批次,来电13次,网络举报 36次,处理回复上级信访件12件,向下级纪检部门交办信访案件67件,对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对单位发放党风党纪监督通知书、信访通知书等5件次,编辑报送纪检监察信访信息11条,信访自查案件21件,其中已立案处理5件。做到了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有效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了全区社会和谐稳定。区纪委信访室深入开展干部定期走访、党员轮流下访活动,1至12月,共下访走访8次,进村入户56人,收集各类问题34个,切实把信访举报工作当成了解社情民意的“必修课”、增进与群众之间感情的“大学校”、检验人心向背的“大考场”,推动党员干部注重从群众视角看待问题、站在群众立场处理问题,多做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的工作,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变独木桥为立交桥。传统的信访举报往往只有来访一条渠道,来访对于上访群众来说既不便利,也不利于保密。为畅通渠道,搭建桥梁,在拓宽案件线索来源的同时,形成多层次的联系群众机制,我们继续完善以现场接访,普通邮箱,专线电话,网络举报为主的立体型信访举报体系,在接访过程中和在相关网络平台上加强宣传,引导群众更多地以便捷高效的方式进行信访举报。在畅通信访渠道,降低信访成本,广泛收集案件线索的同时,更加紧密地联系群众,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资阳区纪委 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