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清风要闻

赫山:执纪监督注重抓早抓小抓严 挺纪在前

来源:赫山区纪委 作者:党风室 发布时间:2015-11-11

今年来,赫山区纪委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按照监督执纪“四种常态”,积极创新执纪方式、转变监督模式,坚持抓早抓小抓严,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党员干部,取得了良好效果。

抓早——未雨绸缪,既“常扯袖子”又“勤咬耳根”。一是坚持不懈地把纪律规矩讲在前。做到廉政规矩早讲、常讲,廉政警钟早敲、常敲。定期通报典型案件,经常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党员干部珍惜岗位、敬畏权力。组织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到赤山监狱、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了警示教育,到赫山法院旁听了职务犯罪案件公开审理,长鸣警钟。组织对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巡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行了学习宣传教育,区委召开了常委会进行了专门学习,做到知纪明纪不犯纪。二是孜孜不倦地把廉政问题谈在前。针对党员干部的不同情况,分别开展日常约谈、警示约谈、诫免约谈、任职约谈,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事先告诫,防止养痛遗患。今年8月,该区区委书记与区委副书记、区人大主任、区政协主席、区委常委班子成员、乡镇党委书记,区长与区政府班子成员、乡镇长,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与分管部门单位“一把手”,各单位“一把手”与单位班子成员,单位班子成员与分管的股室(站所)负责人,层层进行廉政谈话,全区共计谈话226人,并一一签订了廉政承诺书。三是锲而不舍地把廉政情况测在前。借助单位干职工会、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会议、区纪委全会等活动,组织群众对党员干部廉政情况进行民主测评;每年选择若干个与群众联系密切的单位,在网上对其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公开网民测评结果,督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今年10月,该区利用廉政巡察工作,对司法局、卫生局、新市渡镇、赫山街道的班子成员及“一把手”分别开展了廉政测评,及时纠正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23个。

抓小——防微杜渐,既“伸长耳朵”又“瞪大眼睛”。一方面,坚持从小处抓起。对于党员干部,无论是小到一顿饭、一杯酒、一包烟、一次用车,还是大到公款旅游、滥发津补贴、大操大办,只要一发现苗头就及时“拉警报”,一碰红线就马上“踩刹车”。今年,该区纪委和作风办组织财政、审计、公安等职能部门扎实开展公务用车、公款送礼、职务消费、公款大吃大喝、红包礼金、婚丧喜庆、小金库、慵懒散等10项专项整治,查处各类违纪违规问题65个,党政纪处分11人,有效遏制了歪风邪气的滋长。另一方面,坚持从小节管起。每逢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时间节点,及时严明纪律,公布举报电话,让“变味”的节礼无处遁形。今年中秋国庆期间,该区及时将省市纪委《关于严明中秋国庆期间有关纪律要求的通知》转发至全区每个单位,要求切实做到“八个严禁”,并组织94人组成明察暗访组对全区53家单位、1家政务窗口、41家宾馆酒店、2个高速路口进行了“地毯式”检查,严厉查处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行为,弛而不息纠正“四风”。

抓严——动辄得咎,既“不容初犯”也“不纵小恶”。一是有案就查,问题线索“零积压”。及时受理群众举报,注重从各种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线索,健全纪检与司法线索共享、定期移交制度,建立案件线索库,认真核实排查每一起案件线索,使“老虎”、“苍蝇”无处藏身。该区纪委在区乡两级设立信访举报中心,设置专门信访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在赫山公众信息网上开设“舆情在线”,安排专人受理各类投诉举报,对群众来信来访、网上舆情建立专门台账,今年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56件次,党政纪立案115件处分115人。二是出格就打,小事小节“零容忍”。弛而不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抓细节、抓小节、纠“四风”,持续治理车轮上、舌尖上、会所里的“微腐败”,严肃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今年来,该区纪委先后下发、转发中央、省、市禁令通知6个,组织开展明察暗访64次,发送廉政提醒短信1万多条,共查处违反作风建设有关规定的问题26起26人。三是冒头就纠,苗头倾向“零放过”。将教育挽救干部贯穿于纪律审查全过程,善于知微见著,在“小毛病”中发现和纠正腐败苗头,及时斩断违纪违法链条,防止党员干部跌入腐败深渊。今年来,该区纪委对有轻微违纪问题的党员干部、发现有苗头性或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及时“踩刹车”、“亮红灯”,全年对9名领导干部进行了信访函询,对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名15领导干部进行了追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