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不好?办理流程是否合理?”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这一年度重点监督任务,连日来,安化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县政务服务中心,聚焦政策落实、涉企服务、行政审批、执法监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监督。
安化县纪委监委始终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摆在首位,聚焦“三高四新”“五个益阳”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和县委重点工作,制定《2024年政治监督重点任务清单》,部署开展违规举债和虚假化债、统计造假、优化营商环境、园区违纪违法、靠企吃企等12项专项整治,督促各级纪检监察组织深入一线开展专项监督,切实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服务保障现代化新安化建设。出台《2024年全县“三个提升行动”工作措施》,提出六个“坚决做到”,从县乡村三个层级入手,着力整治“浅、浮、推、粗、假”等顽瘴痼疾,着力推动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修订完善《安化县“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行为规范》,为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民营企业及其负责人政商交往行为确定“正负清单”。
与此同时,紧盯金塘冲水库等重点工程项目,加大对维护项目建设施工环境中失职失责行为的问责力度,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实行“零容忍”,2024年处置涉及营商环境线索31条,党纪政务处分37人,追缴资金474.06万元,通报典型案例2起。
除紧扣重大项目实施外,安化县纪委监委还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行业风气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作风纪律巡查,监督实行政务服务“好差评”、陪伴企业“走全程”和整治“招商承诺不兑现”等举措,推动各级各部门组织资金1亿余元,持续破解茶马古道景区运营、沿江路棚改以及问题楼盘等历史遗留问题。加强对违规举债和虚假化债的监督,通过“纪审”“纪巡”联动,办结问题线索13条,立案4人,组织处理7人,督促出台安化县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1+7”方案,严控新增债务。开展园区领域违纪违法专项整治,开展自查自纠、起底问题线索、深入整改整治,督促建设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