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清风要闻

年中看进展丨资阳:下好联动监督“一盘棋” 管好用活农村集体“三资”

来源:资阳区纪委监委   作者:郭春燕 陈思雨 发布时间:2025-07-22

  “现在,废弃的敬老院翻新改建成了村经济合作社园区,在这里我们直播推销农特产品。今年村集体收入有望突破35万元。”近日,资阳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走访茈湖口镇马王山村,了解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该村党总支部书记石凤其高兴地说道。

  今年以来,资阳区纪委监委把管好用活农村集体“三资”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中之重,在全区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巡察、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系列行动,通过“纪巡审”、“室组地”等联动监督模式,着力盘清“家底”、守牢“家产”、壮大“家业”,以强有力监督管好用活农村集体“三资”。

  在专项整治行动中,该区纪委监委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贪占挪用集体资金、侵占集体资产等问题,建立“区直部门+室组地”联动机制,整合财政、审计、司法、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力量,成立4个整治行动指导小组,深入问题较为典型、资产资源量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村(社区),开展“驻场解剖麻雀”式核查,剖析典型问题,并举一反三推动问题整改、建章立制,保障监管成效。目前,已驻场新桥河镇黄溪桥村、迎风桥镇鲜鱼塘村等10个村,累计排查问题53个,正逐项督办整改。

  同时,为推动村级党组织管好用活农村集体“三资”,深化“纪巡审”联动,从村(社区)巡察人才库和各乡镇(街道)巡察后备队伍中整合纪检、民政、农经、财政等专业人员力量,成立3个巡察组对40个村(社区)开展专项巡察,通过“巡乡带村”,深挖细纠“三资”底数不清、管理混乱、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共发现问题566个,已移交被巡察单位立行立改问题64个,移送问题线索19条。推动区审计局对区民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开展预算执行审计,一体推进线索摸排、案件查办等工作,共收到部门移送问题线索6条。

  “针对资产闲置浪费等问题,我们督促开展农村集体‘三资’起底排查,通过实地调研、查阅台账等方式,摸清固定资产情况,并督促盘活村级闲置资产。”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责任人介绍,今年以来,核查新增固定资产110万元,清理并整改不规范集体经济合同23份。如推动沙头镇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在益阳市产权交易平台累计挂牌项目42宗,镇级资产团湖渔场精养池、双枫树村集体资产冻库相继成功出租,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余元。

  此外,针对发现的农村集体“三资”突出问题,区纪委监委督促区经管站、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等部门单位联合出台《资阳区农村集体组织“三资”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健全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资源管理、合同和档案管理、监督机制、责任追究等7方面制度,切实加强村组财务审计和监督,推动“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事关基层群众切身利益,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基层监督的重点。”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完善监督方式,通过多方联动,不断形成监督、整改、治理齐头并进的良好工作局面,全力激活农村集体“三资”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