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湖大闸蟹作为湖区特色富民产业,既承载着蟹农的增收期盼,也是当地民生福祉的“晴雨表”。今年以来,大通湖区纪委监察工委以精准监督护航大闸蟹养殖关键环节,紧盯抗高温保养殖、水渠疏浚、引水换水等民生实事落地,通过“监督+服务+作风”三维发力,让“蟹塘里的民生”更有温度,干部作风更显务实。
夏季高温是大闸蟹养殖的“拦路虎”。入夏后,大通湖持续高温少雨导致水体流动性减弱,易引发水草死亡、水质恶化等问题,直接威胁养殖户收益。“水温快超30℃了,再不换水,今年收成就悬了!”蟹农的急难愁盼,成了区纪委监察工委的监督重点。为此,驻区特色水产产业发展中心纪检监察组组长联合中心主要领导组成监督组带队下沉一线开展“嵌入式”监督,既紧盯抗高温保养殖措施是否“精准滴灌”,查看水温水质监测、应急补水方案及换水难题响应情况,又聚焦水渠疏浚、设备检修等工程实效,确保问题解决及时。“之前水渠淤泥堵了半米深,监督组督促清淤后现在活水通到塘口,我们心定了!”养殖户朱师傅的话道出实效。目前监督组已实地督查2次,整改水渠淤塞、设备老化等问题2个。
为民办实事,既要“办得成”更要“办得实”,作风是关键。驻区特色水产产业发展中心纪检监察组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民生监督深度融合,针对个别干部“重表态轻落实”等形式主义问题,选取身边民生领域作风问题典型案例,通过班子扩大会议、养殖户座谈等形式宣讲,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
在监督护航下,大通湖大闸蟹养殖迎来“好光景”:活水循环畅通,高温影响缓解,蟹塘生态优化,预计亩产较去年提升15%以上。下一步,区纪委监察工委将继续紧盯特色产业中的民生需求,以“零容忍”态度纠治作风顽疾,用监督实效护航“蟹”满塘、民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