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炎炎似火烧,书记来家与我聊,
件件事情都问到,对答如流笑声高。
过去我们蒙鼓里,不明真相发牢骚,
促膝交谈知根底,感思深意顿开茅。
清泉一杯伴汗饮,一番真言顾虑消,
人民政府多么好,咱的干部水平高。
这是安化县羊角塘镇湛溪村村民杨龙明写的诗歌,有感于该镇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切实转变。群众为何会为基层干部唱赞歌?此事还得从羊角塘镇组织开展的“下乡大走访活动”说起。
自今年安化县开展“纠‘四风’、治陋习”专项整治工作以来,羊角塘镇以改进作风、强化效能为契机,打通干群关系的“最后一公里”,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干部下乡大走访活动,通过走访,及时了解群众需求,传达上级各项政策,为民所想,为民办事,赢得群众一致好评,在基层树立起良好的党员形象。
羊角塘是安化县有着6.8万人口的大镇,总面积达246.8平方公里,是一个人多地广的大镇。目前该镇在岗在编干部为36人,干部普遍年轻化。“作为一名乡干部,先要学会讲乡里话、走乡里路,认得乡里的门、懂得乡里的情,才能做好乡里的事。”这是该镇党委书记胡国庆常对年轻干部讲的一句话。为使干群关系更加融洽,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从7月26日起,所有领导干部将集中时间开展为期1个月的下乡大走访活动,与自己责任制下的村子进行互动。
领导班子带头,走出办公室,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和群众嘘寒问暖、拉家常,向群众宣传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成为该镇近期最常见的风景。走访活动有时持续一整天,到了较偏远的乡村,还需在村里住宿。群众对艳阳高照或是倾盆大雨中到来的干部,投来赞许,有些因山高路远,身体不适无法外出的老党员、残疾人甚至含泪相迎。
在走访活动中,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尽管离开了舒适的办公室,但他们没有觉得累和苦,“靠近你,了解你,懂得你”,与留守在家中的老小、与在外务工回来的青壮年交谈,感受他们的真诚和质朴,也更加懂得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不易。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在泥泞里体察每一份民情,平时总呆在办公室“划格子”的年轻干部们开始反思自己在办公室对待群众的态度,总结同群众沟通的方法,寻找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的对策,一篇篇下乡日记与心得,成为干群关系变融洽的最好见证。群众对政府的工作有更多的了解,而干部的工作作风可以变得更加务实。
“以前去政府办事感觉有很多困难,现在的服务态度与办事效率都有了很大提高,让我们觉得领导干部是在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着想。”
“干部的脚上沾着泥巴,就知道他和我们老百姓是一条心的。”
……
金碑银碑不如群众的口碑,干部下乡,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脚上沾的泥巴,赢得群众的信任,真诚的办事态度,消除了群众的偏见。转变作风,无需空喊口号,只要付出行动,你所流的汗,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图为羊角塘镇纪委书记王兢兢在群众家里了解情况,并认真做好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