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志约谈落实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不力的4个乡镇

来源:市纪委监委 作者:文小凤 尹彩云 发布时间:2018-04-04

“安化县冷市镇14个村、社区2017年以来没有录入任何数据,清塘铺镇12个村没有录入任何数据。安化县大福镇、资阳区长春镇,扶贫领域信访问题多总量大、重复越级件多。问题关键在领导重视不够,责任落实不到位。”4月2日下午,益阳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陈伟志对该市“互联网+监督”平台建设推进不到位、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处置不力两个方面工作难度大、问题较突出的4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开展约谈。

这是益阳市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和信访举报工作的实践。省纪委监委组织召开贫困县纪委书记例会后,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对标看齐,持续发力,抓紧抓实,努力打造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升级版。

3月22日,益阳市纪委监委召开会议专题学习会议精神。3月26日,组织各区县(市)纪委书记及市纪委监委有关内设机构负责人,原汁原味地传达学习了中央、省纪委有关领导重要讲话精神,对省纪委监委通报的2017年以来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和贫困县信访举报工作情况和部署的全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了详细分析分解。

制定印发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五条工作措施,对问题突出的,直接约谈相关责任人。2018年全市挂牌直办案件30起,市县两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亲自包案负责。深入贫困村进行调研督导,组织驻有关职能部门的纪检监察组对易地搬迁、危房改造、产业扶贫三个重点领域和扶贫资金滞留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将三个重点领域列入专项巡察范围。坚持实行“月通报”和“必通报”,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曝光在群众身边。市纪委市监委直接联系脱贫任务较重的10个乡镇,建立重点乡镇纪委书记例会制度,实行“周报告、月通报、季调度”工作机制。

同时,益阳市将“互联网+监督”平台作为推进今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重要抓手,积极宣传推广“三湘e监督”微信公众号,变“墙上公开”为“掌上公开”,坚持擦亮、用好“互联网+监督”这把“利剑”。截至目前,全市93个乡镇,1395个村(社区)的扶贫、低保、医保、村级财务等1172个民生项目数据,均纳入了“互联网+监督”平台,涉及直接受惠群众1202.1万余人次,涉及到户资金35.38亿元、扶贫资金27173万元。通过“互联网+监督”后台大数据碰撞、比对、分析,检索出问题线索126491条,涉及资金3560.457万元,已交办126487条。

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必须作为当前第一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对在规定时间内整改不到位、排名持续落后的乡镇严格启动问责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