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创新工作机制,织就扶贫监督大网

来源:安化县纪委 作者:张俊青 贺文英 发布时间:2017-08-18

“不值得,不值得……”2017年7月,安化县滔溪镇新联村原党支部书记刘玉良看到自己的处分决定后,惭愧有加。经查刘玉良在滔溪镇新联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套取危房改造资金18800元用于个人茶厂建设,经人举报后被县纪委立案调查,最终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通报批评,收缴套取的资金。

刘玉良是安化县全面打响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攻坚战后,被“精准监督”大网网住的其中一只“蚁贪”。安化是国家级贫困县,有134个贫困村,贫困人口达148616人,是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涉及的扶贫领域项目资金多而复杂。自7月3日中央纪委、湖南省纪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后,安化县纪委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工作机制,织就精准监督大网。

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安化县纪委已经对外通报4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其中有村干部套取五保资金的,有侵占生态效益林资金的,也有挪用群众危房改造资金的,件件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引起了当地官方和民间的广泛关注,拍案叫好。这张遍及每个乡镇、每个村组的“精准监督”大网究竟是怎样织成的?关键是在三个方面创新工作机制,从而让监督真正做到了“精准发力”。

关键一:片区联动。为了加大扶贫领域案件办理力度,安化县制定扶贫领域乡镇片区联动协作办案机制,将全县分为四个片区,整合相邻乡镇纪检干部,集中精干力量,对扶贫领域内群众反映强烈、具有典型性的疑难复杂的案子进行办理,加大对扶贫领域的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为打赢扶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7月25日,在安化县长塘镇,第二片区联动协作办案组成员会同长塘镇纪委工作人员根据问题线索,走村入户与危房改造当事人进行面对面交流,现场查看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掌握扶贫资金第一手使用资料。此次共督查45户,发现问题线索8条。目前其他三个片区根据掌握的问题线索也已经启动协作办案机制。

关键二:领导包案。为加强对涉及扶贫领域信访举报线索查办力度,着力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问题,安化县纪委制定领导包案责任分解表,对扶贫领域数十个信访问题线索进行梳理,最终挑选出10个重点线索,实行领导包案办理。

目前,10条问题线索已立案的有5起,接受任务的县纪委负责包案的领导已深入乡镇与村,与调查组一起分析案情,调查取证。同时为了保证线索处置水平,每条问题线索都配有联系的纪检监察室,在整个线索处置及案件办理过程中加强业务指导。为了提高办案质量,县纪委明确工作职责,层层传导压力,对因包案督办工作不力,未认真履职,处理不当的行为,将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关键三:互联网+监督。大数据时代,全民皆兵,人人参与监督将不再是神话,在“互联网+监督”平台的扫描下,任何弄虚作假者的隐形外衣都会现出原形,你如果住豪宅,但还吃着低保,你如果开着小汽车,却顶着贫困户的帽子,只要上网搜索民生资金项目,都会一览无遗被揪出来。

建立平台,做好维护与操作,邀请专家培训,对“新事物”的系统操作、数据录入、账号设置等进行现场演示与讲解,使“部分人”对“互联网+监督”平台的工作先熟练起来,然后采取“传帮带”的形式盘活整个网络监督。安化县“互联网+监督”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县的“互联网+监督”工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按照时间进度扎实推进,届时全县民生资金的来源、去向、过程、效果、问题、投诉等内容可以进行网上查阅,实现民生项目资金网上全面监督。

“凡是扶贫资金等方面的信访举报,在违纪事实确凿的情况下,一律严格问责,绝不捂盖子。”邓友良表示,下阶段还要加大案件通报曝光力度,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强占掠夺等问题,对发现问题坚持“零容忍”。确保每一笔钱用在刀刃上,让需要帮助的人享受到国家扶贫政策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