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3岁的孙宗仁是沅江市新湾镇周公湖村的一位普通农民,几年前不幸患上戊型肝炎,病痛的折磨让他丧失了劳动能力,高额的医疗费用再加上儿女的学费,让孙宗仁一家的生活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孙宗仁纳入了全市农村低保的范围内。通过这几年的救助与孙宗仁自己的努力,如今孙宗仁一家的生活境况大为改善,今年在全市社会救助名单公示后,孙宗仁被列为退出低保范围。这是沅江市今年来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严格执纪、严肃问责,以“廉洁扶贫”护航“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1—5月份,沅江市共收到扶贫领域违纪问题线索15件,办结12件,立案5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持续释放违纪必究、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
正本清源,切实把住入口关。沅江市为确保脱贫对象优先纳入认定范围,打好精准扶贫、廉洁扶贫攻坚战,要求全市民政系统干职工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向社会郑重承诺,绝不将直系亲属纳入城乡低保、救灾救济的范畴。所有基本符合条件的家庭必须填写申请表和承诺书,接受镇(场)、街道以“看、察、访”同步进行的100%入户调查,将家庭劳动能力状况、经济状况、实际生活水平作为核查的重点。从源头上杜绝“政策保”、“人情保”、“关系保”。
评议公示,接受全社会监督。沅江市村(居)委会成立基层党员、议事会成员、群众代表组成不少于30人的民主评议小组,采用现场投票的方式,按得票多少确认拟享受对象。与此同时,在人口集中区域,固定公示栏内进行三轮均为7天的张榜公示。公示结束后,向民众“晒”出社会救助名单,所有享受对象、享受金额、保障人口均在村(居)委会公示栏、沅江民政网进行长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该市纪委和市民政局纪检监察机关公开举报邮箱与举报电话,受理群众举报。
严格审批,遏制“以权定保”现象。抽查与复核是社会救助名单审批前必须的规定动作,镇(场)、街道对三轮所公示对象进行100%的复查审核;该市民政局与市扶贫办随机抽查复核50%的对象;市纪委、监察局抽查10%的所公示对象,做到不按程序申报的不批、条件不符合的不批、手续缺项不全的不批、群众有异议的缓批。
强化责任,落实签字负责制。沅江市、镇(场)街道、村(居)委会三级联动并分别成立专门领导班子,一把手亲自抓,各个环节均有相关责任人审定并签名,对不遵循规定、不依照程序操作,出现“错保、漏保、重复保”的相关责任人,参照《沅江市城乡低保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沅江市精准扶贫工作问责办法》给予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