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扫描]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决定将210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滥用“一票否决”随即成为各大媒体热议话题。
据新华网报道,在安徽中部某市,一区政府将“治理住宅区油烟”纳入“一票否决”事项;在一些地方,报刊征订、档案管理等工作也要接受“一票否决”。
人民网记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乡采访时,乡党政办干部拿出了近几年的年终考核材料。其中“一票否决”事项有经济建设、党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治理、科技工作、教育工作、计划生育、信访工作、安全生产、依法行政等11大项,大项里面还有许多小项。不但排名,还要打分,有百分制,还有千分制。仿佛没有什么不能“一票否决”。
绍兴越城区塔山街道一名干部向记者反映,一年的责任状就达到二三十个,“平安创建有责任状,城市管理方面有责任状,安全生产更加有责任状”。还有干部介绍,类似的还有全员目标责任书、军令状、保证书等。
[持续追踪]
滥用“一票否决”,变成“票票否决”,基层干部表示“伤不起”。客观地讲,“一票否决”作为一种干部考核制度和方式,采用倒逼机制突出中心工作、确保政令畅通,发挥了积极的正向作用。但是,凡事都有个度。一方面,矛盾有主次大小之分,事情有缓急轻重之别。如果抓工作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工作都“一票否决”,基层干部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是“虱子多了不愁”,其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动辄就签“责任状”,就“一票否决”,本质上仍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作祟。仿佛在动真碰硬,实则是虚与委蛇;表面上是层层传递压力,实际上是层层推卸“甩锅”。
“一票否决”需要有正确的打开方式。该“否”的“否”,不打折扣;不该“否”的,对滥用者“否”,绝不含糊!
[学习时刻]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出自《老子》第五章。“多言”与“不言”相对,指政令繁多。数穷:屡次失败。守中:持守虚静。其中体现出的治理思想是,政令不在多、更不在繁,而是需要保持稳定、保持定力,才能做到“蹄疾步稳”。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即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