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故事汇

【清风故事汇】(01)拒 礼

来源: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6-19

包拯的拒礼诗

微信图片_20180521163435

包拯六十大寿那天,坚决不收礼金。不料第一个来送礼的竟是当朝仁宗皇帝。送礼的太监在红纸上写道:“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礼不通。”包拯看后回了四句:“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念叨功。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包拯巧妙地以诗拒礼,赢得了宋仁宗的赞誉。

周总理的拒礼信

微信图片_20180521181033

江苏淮安周恩来故居中,陈列着1961年1月16日周恩来指示办公室同志写给淮安县委的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你县送给周总理和邓大姐的藕粉、莲子、馓子、工艺品以及针织品都已收到了。你们对周总理的热爱和关怀,他们是知道的,但是周总理和邓大姐认为,在中央三令五申

不准送礼的情况下,你们还这样做是不对的。现在总理和邓大姐从他们的薪金中拿出一百元寄给你们,作为偿付藕粉、莲子、馓子、工艺品的价款,其他的一些针织品等以后有便再带给你们。总理并指示将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的通知寄给你们一份,请仔细研究,并望严格执行。”


清风寄语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尚礼是我们的传统。但不知何时起,礼尚往来变成了礼“上”往“财”,请客送礼仿佛成了交友办事的不二法门,悄然兴盛。此等歪风邪气不刹不行,别有用心之礼不拒难成。党员干部讲“拒礼”,并不是不近人情,而是拒绝打着“人情”幌子的权钱交易。同志之间,可不讲“礼”,但不可不讲“理”,要讲点理想、讲点道理。我们要有分寸、有礼节地拒绝诱惑,思想上多一些“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清醒自觉,行动上多一些“不畏人知畏己知”的坚定果决。你的一身正气不仅能修身齐家,也能影响你周围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