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故事汇

【清风故事汇】(40)休假那些事儿

来源: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3-20

西汉著名的丞相薛宣,以治理有方,赏罚分明著称。他在任陈留(地名,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县)太守时,就提倡大小官吏该休的假必须休。

有一次适逢夏至的节令假,衙门里的官员都高高兴兴地准备回家过节了,只有一名叫张扶的贼曹掾(官职名称,负责管理境内治安、缉拿盗贼,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没有休假,仍然留在自己的官署处理公务。

薛宣知道这件事后,专门写了一张文告下发给一众官员。文告中说:“礼仪以和为贵,夫妻之间要相互尊重交流,冬至和夏至两个节庆,官吏按照律令休假,这是朝廷的传统。留在官署里固然是为了完成本职工作,但是家里人也在期盼着阖家团圆。各位属官应该跟随大众的风俗,回到家与妻儿享受天伦之乐,回家好好吃顿饭,与邻里一起欢笑相乐。这难道不是很好的事情吗?”这可算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休假的正式文件了。

汉朝休假制度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例假;另一类是节令假。《汉律》记载说:官员每过五日可以休一沐,称为“休沐”,即休息和沐浴的意思。汉朝官员还享有各种节令假,如冬至、夏至、春节等,这种假期被称为“休吏”。除此之外,遇到特别的事情,官员可告假,告假又分为予告和赐告两种。予告就是事假,可带职休假,但不得归家。赐告则是病假。汉制规定,凡请假三个月免官,经赐告者可延长假期而不免官。

清风寄语:

加班不是问题,“又”加班才是问题。今天,你“又”加班了没?

“5+2”、“白加黑”即将成为过去式啦!近日,中办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今年作为“基层减负年”。

就算要加班,也不能加形式主义的班。加班不是敬业的标志,不要为了图表现,把原本属于个人和家庭的时间浪费在表面功夫上。上班能干完的活,绝不拖到下班;工作日能搞定的事,不能留给假期。

就算要加班,也不能为形式主义加班。少搞文山会海,少搞到处留痕,破除在工作中只做加法不做减法的旧思路,增强对工作的预见性和统筹协调能力,敢于向不正常不科学的加班说“不”,把假期还给自己,回归最简单幸福的生活。

古为今鉴,祝大家都能高效利用8小时,勤上班,少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