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故事汇

【清风故事汇】(47)“官三代”朱穆

来源:益阳市纪委监委 作者: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 发布时间:2019-05-08

朱穆,字公叔,南阳苑(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是东汉名臣朱晖之孙。身为“官三代”,朱穆的仕途之路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他20岁就成为了郡督邮,后来被推举为孝廉,出任过冀州刺史,还曾官拜尚书。出身不凡,又为官数十年,朱穆却始终勤俭清廉,吃的是萝卜青菜,穿的是粗布衣服,家里并没有富余的财产。

东汉时期,社会上大兴朋党之风,朱穆对此深恶痛绝,作有《绝交论》等,大力抨击这种不正之风。在生活中,他更是奉行对歪风邪气“零容忍”的态度。只要品行不正,不管是高官权贵还有旧日挚友,朱穆都会很坚决的开革出自己的“朋友圈”。他在冀州任刺史时,本地有三个权势熏天的宦官,公开宣称要召见他,但朱穆每次都以各种各样的理由避而不见,表达了对宦官弄权的抵制。

他有一位友人名叫刘伯宗,年少时两人相交甚笃,后来刘伯宗当了高官,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没能保持住操守。朱穆愤而写下《与刘伯宗绝交诗》,用“凤之所趋,与子异域”表达自己的志向,与友人绝交。

朱穆这种敢于向不正之风说“不”的坚决态度,在当时的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赴任冀州时,冀州各县令听说朱穆来了,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无不闻风丧胆。等他到达冀州的时候,已经有40多名贪官留下官印,偷偷逃跑了。到任之后,朱穆经过调查了解,对贪官权贵进行了弹劾。他强硬的作风让心里有鬼的权贵们惶惶不可终日,有不少人自觉躲不过朱穆的调查,竟然畏罪自杀了。

凭着“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硬作为、硬本领,朱穆很快肃清了冀州地区的动乱,恢复了社会治安。

清风寄语:

修养自身,做一个正直的人,已经难能可贵;更加可贵的,是像朱穆一样,敢于对丑恶的社会现象进行抨击,敢于与歪风邪气“绝交”,敢于向贪污腐败“亮剑”。

身为公职人员,我们就是要有这种净化自己朋友圈的自觉,少做唯唯诺诺的老好人,对于身边的不正之风,不仅要“敢怒”,更要“敢言”、“敢干”。你将身边人小贪小腐的行为看在眼里,却顾惜朋友之间的情面,揣着明白装糊涂。殊不知,这种行为恰恰助长了他人违法乱纪的胆气,充当了腐败风气孳生的土壤。

只有态度坚决,不打擦边球,不搞姑息养奸,我们才能收获真正的友情。朋友不在多,知己一二人足矣。你交游广阔,朋友满天下,焉知其中没有别有用心的“围猎者”?

你的仗义执言,是对朋友最大的爱护,也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