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故事汇

【清风故事汇】(53)吴隐之:虽饮贪泉心不回

来源:益阳市纪委监委宣传部、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19

吴隐之(?—414年),字处默,东晋濮阳鄄城人。曾任中书侍郎,左卫将军,广州刺史等职,官至度支尚书,著名廉吏。

吴隐之曾是东晋将军谢石的主簿,位高权重。但吴隐之过得十分清贫,清贫到女儿出嫁时要把自家养的一条狗卖了换钱宴客,这在东晋那个贪腐成风的官场里,显得尤为可贵。因其清廉自守,于是朝廷派他去广州做刺史,以整肃岭南官场的风气。

离广州二十里一个叫石门的地方,有一口泉叫“贪泉”,据说不管谁喝了这泉水,都会变得贪得无厌。吴隐之到广州后,对亲人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为了表明立志清廉,他特意来到贪泉,掬水而饮,并赋诗为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吴隐之上任后,将官衙里前任留下的器物摆设统统撤除,全部归入国库。他的夫人刘氏,不但要自己织布、纺线、劈柴、做饭,有时还背着柴火到集市上去卖,补贴家用。有人说他故意摆样子,隐之笑而不语,一如既往。经过他的惩贪官、禁贿赂,广州官风有所好转。

吴隐之在广州为官多年,两袖清风,家无余财,离任返乡时,公家只派一艘小船就装下了他家全部行装,其妻子买了一斤沉香,想顺路带回去,回乡也能补贴一下家用,吴隐之发现了,十分生气,一怒之下把沉香投入水中,以此来训诫家人,警示亲眷,公家的便宜不可占一分一毫。

清风寄语:

吴隐之喝“贪泉”,以此向广州贪腐成风的官场风气宣战。生于东晋那个崇尚奢靡的年代,吴隐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否守住清廉的底线,不在乎环境,而在乎内心的坚持。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被环境所改变,一种人则影响和改变环境。一个人能否保持清廉,其关键还在于自己,不能归咎于环境。真正清廉的人,是不管处在何种环境和条件下,也不管他手中有权还是无权,都不会改变自己的节操。

公职人员不要只把眼睛盯着那些因为小贪小腐而侥幸获利的“蝇贪”。而要将心思投向那些为了党和人民一生清廉、一生奉献的焦裕禄们,他们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当身边满是清廉的榜样时,我们要努力的向榜样靠拢;当身边缺少这样的榜样时,我们就要身体力行,做那个人群中的榜样。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我们就应该是那个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及关头豁得出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