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荡黑恶护安宁

来源:市委政法委 作者:刘奕芸 发布时间:2020-11-06

98.3%的群众高度认同扫黑除恶工作成果,96.5%的群众感觉生活安全,全市公众安全感民调得分从2017年的87.12分提升到2019年的92.46分;今年获评“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是全省唯一上榜的地级市。

激浊扬清,乾坤朗朗。扫黑除恶成效如何,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评判者。2018年以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显著成效。全市政治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在湖南考察时,对益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给予了充分肯定。

高位推进聚焦大案 扛实政治责任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我市坚持“四级书记抓、党政同责推”,以高位推进、高频调度推动高效落实。市委书记瞿海、市长张值恒主动担当第一责任,逢会必讲、逢调研必强调扫黑除恶,先后24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市、县两级主要领导牵头包案,带头落实“行业清源”责任。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切实履行直接责任人责任,召集会议研究调度,深入一线现场督导,推动专项斗争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时间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开展下塞湖矮围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专项整治。瞿海深入沅江市漉湖芦苇场实地调研督导,亲自指挥专案侦办。政法机关发挥主力军作用,纪委监委同步介入,迅速侦破“6·21”夏顺安涉黑组织案,得到中央、省委高度评价。全力扫除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黑小恶”,重拳打击“黑物业”“黑搬运”“黑气站”“黑砂场”。截至目前,全市共侦办涉黑案件8起,打掉涉恶犯罪集团25个、恶势力团伙47个。“6·21”夏顺安涉黑组织案和“11·24”黄良涉黑组织案被评为全国十大法律监督案件或全省十大精品案例。

党建引领纪法协同 坚决摧“网”毁“伞”

坚持破案攻坚、惩腐打伞同频共振,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双专班”“三同步”“一体办案”工作机制,坚决做到“三个严厉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立案240件,居全省前三位,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7人,组织处理87人,移送司法机关18人,已查实涉黑组织背后的“保护伞”案件5宗,查处“保护伞”74人。

组织部门深入追查存在涉黑涉恶问题的基层党组织,倒查换届选举和班子配备情况。累计将39名涉黑涉恶、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情形的村(社区)干部清除出队伍,对63个存在涉黑涉恶问题的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进行有力整顿,相关经验得到省委领导肯定。通过落实“一案一整改”“一村一策略”,持续夯实基层基础。

截至目前,中央督导组、全国12337平台、省扫黑办交办线索全部办结,所有案件均在规定时限内办结,10名逃犯全部抓获归案,240件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全部办结,共查封、冻结、扣押涉黑涉恶资产8.03亿元。部署开展十大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公安、水利、教育、住建、卫健等部门大力整治“三贷三霸”、非法采砂、医疗乱象等突出问题。共发出“三书一函”265份,回复整改率达100%。

创新举措强化统筹 做实“后半篇文章”

我市坚持专项督查、重案督办、专案调度相结合,先后6次开展专项督导,挂牌督办重点地区12个。开展涉企(项目)黑恶违法犯罪专项整治等“四项行动”。通过制作情景剧、微电影、融入地花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强化宣传攻势,117名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以整改落实为契机,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和政法机关工作联动,建立健全专项行动、联合执法、线索移交、结果反馈等联动协作机制,部署开展了石煤矿山关闭治理、洞庭湖水环境治理、洞庭风雷、禁捕退捕等专项整治行动。在全省配合中央扫黑除恶督导“回头看”工作部署会议上,我市作为3个发言市(州)之一作了经验介绍。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创新开展“一案四查”,凝聚纪检监察、组织部门、政法机关和执法监督部门强大工作合力,得到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全国扫黑办副主任雷东生高度评价。及时总结固化经验做法,在全省率先出台《益阳市扫黑除恶斗争责任制规定》,并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发文,相继研究制定《益阳市关于依法严惩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若干意见》等各类制度机制100余项,推动专项斗争常态化、长效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