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廉评

干部爱孩子,需教之以义方

来源:益阳市纪委监委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 作者:谭雪珍 发布时间:2020-06-16

6月12日,艺人仝卓因伪造应届生身份参加高考被撤销学位证毕业证。同日,临汾市纪委监委发布调查通报,仝卓继父临汾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仝天峰受到留党察看一年、政务撤职处分。

该通报一出,网友们“直呼过瘾”,一场不经意的网络直播,爆出7年前的系列“暗箱操作”,大家纷纷调侃仝卓“实力坑爹”。但换个角度分析,笔者倒认为这是“爹坑儿子”。仝天峰作为多年的领导干部,法纪意识淡薄,以权谋私被处分完全是咎由自取。而一路备受呵护、高考时刚成年的仝卓,或许当初还并不懂什么是“搞特殊”,却在正“春风得意”的年纪突然遭受身心双重打击,大好的前程也就此蒙上阴影。其背后,到底谁该为他的“不幸”遭遇负责?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仝卓的家庭教育。

古人常说:“爱子,教之以义方。”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总有些“糊涂”的家长,忘了老祖宗的“家训”,凭着自己的身份和优势资源,打着“爱”的旗号,用 “大包大揽”取代对孩子的谆谆教诲,“想方设法”为孩子以后的人生“铺路架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没有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原则底线思维,反而助纣为虐,包庇纵容,任孩子为所欲为,最终酿成恶果,追悔莫及。

俗话说:“出来混是要还的。”十年前,有醉驾撞了人还嚣张跋扈说“我爸是李刚”的纨绔子弟李启铭。十年后,有在微博公然发表辱华言论、炫耀家庭人脉关系的精美分子许可馨。他们的父母都位高权重,却长期忽视对子女的家庭管教,一味地纵容溺爱,导致孩子价值观发生扭曲。他们从小在成长过程中所缺的“家教课”,终于都在成年后以沉重的代价被社会“补了回来”。

“天下之本在家”。我国是教育大国,也是教育古国,历代英雄领袖都十分重视教子之道,并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之必以其道”。三国时期,一代枭雄曹操家庭教育目标明确,他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特意把孙权当作孩子们的学习榜样,并颁布《诸儿令》,最后几个儿子博闻强识、文韬武略,为后人所称赞。清末湘军首领曾国藩,也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他因公务繁忙长年在外,便通过写信的方式督促教育子女不谋特权、节俭创业,最终其儿子个个德才兼备。建国后,毛岸英请缨入朝参战,许多人出面阻止,毛泽东却回答道:“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去。”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胡耀邦教育女儿:“现在还不是享福的时候。”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以史为镜,展望未来,究竟怎样才算是真正的爱孩子,什么东西留给孩子是别人夺不走、时间抢不掉的?是房子、车子、票子、工作、婚姻吗?也许都不是。崇高的情操志向、健全的人格品质、正确的道德标准、不以侵犯他人权利为前提的生存能力,这才是伴随其一生的核心财富。唯有根植于内心深处的自我修养,才能真正护他们一世可爱、可敬、自信与坦荡。

放眼当下,有人追求荣华富贵,有人贪图名利权势,领导干部手握公权,或许“有能力”为孩子攒下一辈子不愁吃喝的资本,可“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