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廉评

党员干部当“俭以养廉”

来源:桃江县纪委监委 作者:易凡 发布时间:2020-08-14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我国南方多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虽然遭遇种种困难,但我国社会始终能够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2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281万吨,同比增长0.9%,再创历史新高。丰厚的家底给了我们底气,但并不能成为我们挥霍浪费的理由。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物质不够丰富的年代,节约是生活必然的选择与需要;而在生产力相对发达的今天,节约更是一种永不过时的美好品质。

诸葛亮晚年写给诸葛瞻的《诫子书》中,开篇就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以养德”的意思是君子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经后人总结,引申出成语“俭以养廉”,强调生活上的节俭可以培养工作上的廉洁。

纵观历史,许多贪官污吏工作上的腐败,就是从生活上的挥霍浪费开始的。《悯农》的作者,写下千古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唐代诗人李绅,六岁丧父,青少年时期生活困苦,然而步入仕途后却逐渐丢掉了节约的好品质,堕落为生活奢靡的“蠹虫”。史载李绅爱吃鸡舌,每餐光耗费活鸡就达三百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一餐的耗费经常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同时代的韩愈、贾岛、刘禹锡、李贺等人无不对其嗤之以鼻,最终李绅也落得个“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下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201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央八项规定,八年来,一以贯之推动落实,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部分党员干部在反腐的高压态势下却“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诸如“舌尖上的浪费”等“小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纪检监察机关要做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为杜绝“舌尖浪费”“舌尖腐败”提供坚强纪律保障,要狠抓单位食堂的工作餐浪费,严打公务接待中的浪费,做到早提醒、早打“预防针”。职能部门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弦,抓好夏粮、秋粮收购政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压级压价、抬级抬价、“打白条”、“转圈粮”等违法违规行为。广大党员干部要示范带头,进一步提高政治意识和纪律观念,以“君子忧道不忧贫”的心态对待物质享受,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提醒自己莫铺张浪费,以生活上的节俭培养工作上的廉洁,做到“俭以养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