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廉评

吃播节目应该有度,避免浪费粮食

来源:沅江市草尾镇纪委 作者:刘淼杰 发布时间:2020-08-26

8月12日,央视新闻报道了一则关于《餐饮浪费 如何制止?》的长篇专题,其中点名批评了大胃王们在网络上表演吃播(直播吃东西)秀时,看上去吃了很多,实则吃了就吐的浪费粮食现象,称其“误导消费,浪费严重”。笔者尝试从“吃播”的角度对央视批评的这一乱象进行分析。

近年来,网络吃播秀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依靠“眼球经济”吸引着网友的关注,播主们通过网友打赏和承接商家广告赚钱。网络吃播又分美食制作、探店试吃和大胃王吃播等各种类型。“20分钟挑战速吃400个水饺”“午餐狂吃50斤猪蹄”是大胃王吃播秀常见的视频标题,他们通过一顿吃掉超量的食物而引人注目。

民以食为天,播主爱吃,网民爱看,为何大胃王吃播秀会遭致央视的点名批评?笔者认为播主们在表演“吃什么、怎么吃”并无过错,食物种类多样、供应充足,它反应了目前丰衣足食的良好社会状态,问题应集中在“吃多少”这一方面。超量吃播的舆论导向有悖于“节约粮食”的指示精神,对于减少餐饮食物浪费的要求也是背道而驰的。

2019年我国粮食自给率95%以上,“中国饭碗”现在端得稳、装得满,我们还需要节约粮食吗?节约粮食不仅是传统美德的要求,也是对粮食安全具有危机意识的必然需要。“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古往今来,保障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目前,我国一方面采取“开源”的方式“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另一方面就是采取“节流”的方式节约粮食,避免浪费。即便是2020年全国夏粮产量14281万吨,比2019年增加120.8万吨,但是我国人多地少,粮食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的基本国情、粮情没有改变。

“起初是好奇和震惊,感觉挺有意思,就点进去看了”“看着主播大口吃下超量的食物,感官上也有刺激感,有时会打赏”。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竞争。大胃王吃播表演的是当场吃东西,在没有准入门槛的前提下,唯有面对超量的食物狼吞虎咽、鲸吞海塞,表演出夸张的吃像和满嘴油花的形象,才能博人眼球和获得打赏,这导致了大胃王吃播从“吃给你看”畸变为“吐给你看”,背离了分享美食的吃播初衷。同时,便捷的互联网传播媒介,使得这种背离“爱惜食物,反对浪费”的行为具备了潜移默化和蔓延性的特点,不利于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央视批评的是大胃王们过度浪费食物的行为,而非否定所有吃播节目。李子柒的吃播得到了央视的专题报道,称赞她的视频为中国文化输出做出了贡献。花式吃竹鼠的华农兄弟,在制作烹饪竹鼠的视频火了之后,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当地绿色食品,带动了农户增收脱贫等。所以吃播节目不必靠一口气吃下几桌饭菜这种华而不实的噱头才能赢得广大网友的欢心。笔者认为,不仅播主们在“吃多少”时要有度,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杜绝浪费,才能形成节约粮食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