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廉评

谨防“过节”变成“过劫”

来源: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 作者:谭雪珍 发布时间:2020-09-30

“双节”前夕,中纪网刊发《记者调查|警惕高端白酒涨价引发不正之风回潮》一文。文章称,临近中秋、国庆,以茅台、五粮液等为代表的国内高端白酒普遍涨价的消息不断,多款白酒产品的价格甚至冲上历史高点。高端白酒价格持续走高,不仅超越了正常人情往来和宴请需求,还会助推公款吃喝、违规收送礼等“四风”问题抬头。

时隔两天,中纪网再次发表专题报道《观察|莫让“蟹卡”变味》。文章指出,当前市场上名目繁多的“蟹卡”,由于流转方便、兑换灵活等特点,正逐渐衍化为某些人“走后门”“套关系”的“隐形衣”。文章还列举了好几起近两年某些官员由于违规收受“纸螃蟹”而“落马”的案例,旨在警醒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切莫为一点舌尖之欲和蝇头小利,把大好的“节”过成了“劫”。

其实,无论是喝白酒,还是吃螃蟹,本都是利国利民、皆大欢喜的好事,不仅能大饱口福、增进感情,还能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然而,酒好喝、蟹好吃,错误也容易犯。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趁着过节的由头,今有些“弱势群体”,出于个人目的,或想晋升提拔、或想请托办事、或想与领导混个脸熟,就盲目跟风加入到“送礼施惠”的行列去,硬着头皮也要买几样平时消费不起的好烟好酒送领导送上司,使原本就普通的家庭因为过节要经历一场“浩劫”。当然,林子之大,也有些稳居宝座、翘首以盼等着“收礼”的“强势群体”。他们喜欢被“热捧”,甘于被“围猎”,信奉“礼多人不怪”,甚至善用过节送不送礼,来区分谁是 “忠心耿耿”的“自己人”。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从表面看,“送礼者”与“收礼者”似乎是“郎有情,妾有意”,二者“你情我愿”。但透过现象不难发现,“弱势群体”送完礼后往往囊中羞涩,“强势群体”收完礼后也难以洗刷污点。无论是送礼者的“贿赂之念”,还是受礼者的“贪婪之性”,实则都是对党纪国法的罔顾漠视和对社会秩序的极大破坏,更是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反“四风”的公然挑衅。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开通的“双节”期间“四风”问题监督曝光专区通报的案例来看,栽在了“过节”上的领导干部不在少数。那么,如何防止本该阖家欢乐的“过节”,变成后患无穷的“过劫”?笔者认为, 一方面,为官握权者要用好底线思维,坚持“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自觉培养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廉洁自律,一身正气;另一方面,投机倒把者要切忌自不量力、盲目跟风,与其想着钻领导的人情“空子”,还不如在工作中拿出态度、使出本领,拒当“助纣为虐”的“使者”。要明白,是施贿者与收贿者共同把大好的“节日”推向了“劫日”的深渊。

“秋风起,螃蟹肥”。今年的国庆、中秋很特别,因为是在同一天,下一个这样的“双节”,要等到19年后的2039年。佳节难得,广大领导干部要筑牢廉洁防线,明白哪些“螃蟹”能吃、哪些不能吃,时刻做到头脑清醒、心中有数,切莫因一时的口腹之欲挨了处分,让“过节”变成“过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