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到一则三十年代发生在赣南苏区的革命故事——《腰缠万贯的“讨米人”》,令人感慨不已。
1934年10月,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在一次战斗中不幸中弹,晕了过去。醒来后,战友已经转移,刘启耀与组织失去了联系。这天夜里,他挣扎着爬回原来的藏身地,取出了埋在乱石堆中的一个装着13根金条和一批首饰、银元的小布包,这是党组织要他保管的活动经费。刘启耀把小布包系在腰间,身穿烂棉袄,头戴破雨笠,手拿打狗棍,在遂川、万安、泰和一带流浪乞讨,秘密寻找党的组织。谁也不知道这个面容憔悴、披头散发的“乞丐”,竟然是个腰缠万贯的人。整整两年的时间,刘启耀宁肯忍饥挨冻、讨米要饭,始终坚持不动用一分一毫公款。由于斗争环境的残酷,刘启耀患上了肺痨,他也始终不肯花费分文去寻医救治。要知道,那一包黄澄澄的金子、白花花的银元,足够他下半辈子衣食无忧啊!直到后来找到党组织,刘启耀才撩开他的破烂衣衫,将那包金银拿出来完整地交给了组织。
读罢故事,我们在思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支撑着故事的主人公刘启耀严格自律、严格慎独,“怀金而自穷”,保护好党的活动经费?对照近几年落马的一些贪官,他们生活优渥、生命无虞,却巧取豪夺、贪恋钱财,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动机导致他们走向贪腐?
显然,刘启耀是因为具有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对党忠诚,才会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仍然自觉守廉、克己奉公,用生命保护着党的活动经费。而贪腐官员坠入犯罪深渊的唯一原因,也只可能是理想信念丧失,把个人利益置于党和人民的利益之上,贪念代替了信念,才不惜铤而走险。可见,理想信念是“不想腐”最可靠的精神盾牌!
理想信念是支撑一个人坚定事业信心的精神内核和动力源泉。理想代表方向,信念决定力量。不同价值观会产生不同的理想,同时也决定着对理想的追求程度。我们党是以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为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也是共产党员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刘启耀宁可乞讨度日也不动用公款的故事,蕴涵着崇高的理想追求。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是一名信念坚定、清正廉洁的优秀共产党员;以自己光荣的一生践行了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证明了信仰的力量。
腐败是少数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侵占多数人的利益。这与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性质正好相反,二者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方面既打老虎又拍苍蝇,铁拳反腐、重典惩腐的威慑力使个别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党员干部 “不敢腐”;另一方面通过 “把权力装进笼子”,使一部分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党员干部“不能腐”。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指出:“修身立德是为政之基,从不敢、不能到不想,要靠铸牢理想信念这个共产党人的魂。”因此,党员干部只有拥有理想信念这块最牢靠的精神盾牌,才能保有最坚定的政治灵魂,才能正确把握住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才能像刘启耀一样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做到“不想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