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风益阳微信公众号一篇名为《不让“闯将式”干部承受委屈 不让“躺平式”干部逍遥自在》的文章火速“出圈”。文章态度鲜明地反对干部“躺平”,指出要“在加大容错纠错力度的同时,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责任观、得失观,激发想干事、不避事、能抗事的内生动力,严肃查处慵懒散漫、不担当不作为、增加基层负担等问题”,剑指“慵懒散”,促推“闯创干”。
我们党长期执政,党员干部中难免出现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有的年轻干部受“丧文化”影响,以“佛系”心态为荣,甘做“躺平”干部,言必称“人间不值得”,把颓废当“有型”,理想缺失,浑浑噩噩混日子;有的领导干部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自得于“还可以”,满足于“差不多”,把功劳当资本,斗志全无,得过且过混日子;有的干部怕得罪人、怕出问题、怕担责任,宁愿不做事、但求不出事,“推”、“拖”二字走天下,把无错当有为,担当全无,庸政懒政混日子……在我们的身边亦不乏这样的人和事,这种现象当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深究干部“躺平”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生活、工作的巨大压力面前产生焦虑和逃避心理,自我贬损、被迫“躺平”;比如自诩洞悉了人生和职场本质,“看破红尘”、主动“躺平”。不论哪一种“躺平”,带来的后果都将是影响干事效率,带坏政治风气,伤害群众感情。“躺平”的干部在事业上不会有奋斗激情和担当意识,其人生也难以获得真正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在物质丰富、社会稳定的今天,我们谈“奋斗”并不是灌“鸡汤”,奋斗精神仍然与我们每个人自身的命运息息相关。因为奋斗,我们找到人生价值;通过奋斗,我们实现人生理想;接续奋斗,我们才能创造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个人奋斗只有与党和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我们才能在实现自己出彩人生的同时为党和国家发展做贡献。
奋斗不易,每代人都是如此。机器尚且需要定期保养和维护,人当然也会有感到疲累的时候。当我们感到疲累时,允许自己战略性“躺一躺”,但请记得,歇歇脚后还要“站起来”。因为,在人生当打之年选择“躺平”,绝不是“活着”该有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