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起党员干部工作时间“在位不在岗”“人在心不在”等问题被通报曝光,譬如上班时间通过手机软件打麻将,上班时间在办公室加工打磨、制作手杖,上班时间通过电脑购物、玩游戏……我们注意到这些通报内容中几个特别刺眼的字眼“上班时间”,不禁要问:难道公职人员上班真如此“闲得慌”?
曾有人以“一杯茶一杆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来形容公职人员的上班状态,这是多么的羡慕吗?不,这应该是冷嘲热讽的话。其实,公职人员上班不务正业,一要看他有没有正业可务,二要看他有没有用心务正业。不可否认,当前机关中不同程度存在“分配不均,苦乐不均”的问题,有的干部忙得脚不沾地,工作是“5+2”“白+黑”的状态,有的干部却能在他人忙碌的身影中“潇洒自如、怡然自得”。这种工作忙闲的两极分化,对于苦干事的人而言显然“不公平”,更给公职人员“闲得慌”提供了空间和土壤。
公职人员上班“闲得慌”实质是“庸懒散”的作风问题,这既跟责任分工有关,又跟教育管理有关,还跟自律要求有关。表面上看,公职人员上班“闲得慌”似乎没有公款吃喝玩乐、“吃拿卡要”、贪污贿赂那么严重,但这确确实实影响到公职人员队伍乃至党和政府的整体形象。因为“一粒老鼠屎糟蹋一锅粥”,正如有的人所说:有时候,一个庸官就有可能让一个单位长时间一事无成,一个懒官就有可能让一个项目泡汤,一个贪官就有可能败坏一个地方的风气。试问上班时间玩游戏、电脑购物、制作手杖的干部还有多少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如此“闲得慌”的公职人员,良心何在?党心民心何在?
毋庸置疑,公职人员上班“闲得慌”是“庸懒散”的作风病在作祟,得治。首先,要强化教育管理,层层压实责任,让党员干部心中有责、心中有纪。其次,要强化奖惩激励,突出典型引路,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努力形成“让有为者有位,促有位者有为”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再次,要强化监督执纪,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运用谈话函询、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方式抓早抓小、动辄则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工作不养闲人,团队不养懒人”“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我们要强化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勤”的品质、“勤”的态度、“勤”的作风,敢想、敢做、敢当,努力成为时代的劲草、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