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廉评

“芝麻官”也要过好“廉洁关”

来源:沅江市纪委 作者:田力 发布时间:2017-08-22

据媒体报道,云南省两条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两年后,相继爆出多名村官的腐败窝案。有的社区干部借修路之机,吃拿卡要;有的村组干部在知悉征地信息后大肆抢栽抢种,骗取补偿;有的村官在清算认定中多次虚增、虚报;个别村干部还借机侵占村集体资金,索要贿赂。该案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芝麻官”也要过好“廉洁关”的警钟。

有人说,“村官”的权利就芝麻大一点,不是什么位高权重的“势力派”,往往是辛辛苦苦在基层,忙忙碌碌干点事,平平淡淡度一生,“吃”一点无关紧要,“拿”一点无足挂齿,“贪”一点无可厚非。似乎是“小人物”再怎么贪、再怎么腐也成不了气候,闹不起什么“大风浪”来。殊不知,这种认识与中央“打虎拍蝇”惩治腐败的决心相距甚远,现实中查处的“小官巨腐”案例也不少,“省级重点工程爆出腐败窝案,两条高速公路‘撂倒’10名村官”的报道警示我们:“微权力”也可能成“村官”腐败的“温床”,必须采取综合措施管好“微权力”,杜绝“微腐败”酿成“大祸害”。

“天涯无净土”,近年来,一些“芝麻官”在贪腐大案中粉墨登场,并担任“主角”,花样百出的“小贪巨腐”直接威胁基层百姓的切身利益,败坏社会风气,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自律放松,他律缺失。”仔细分析,其一,“自律放松”:“村官”本身存在学历偏低、受教育机会少等问题,加之党性修养不够,导致“村官”在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时,极易滋长私心、迷失方向。特别是攀比、侥幸、冒险等心理从中作祟,使得少数“村官”丧失自我约束和警惕意识,铤而走险。其二,所谓“他律缺失”:主要是“山高皇帝远”,“土皇帝”“一人说了算”,有的“村官”视法律法规如同白纸,监管机制形同虚设,把公权力当成“脱缰的野马”,最终走向腐化坠落的万丈深渊。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看云南省两条高速公路项目牵出多名村官腐败窝案,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这句古训告诫世人的真谛所在,更加深刻认识到腐败不论方式如何隐匿,手段如何高明,终究是自欺欺人,“纸包不住火”。因此,“芝麻官”过好“廉洁关”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始终牢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做到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白白做人。另一方面,要强化对“村官”的监督管理,全方位扎紧制度的“笼子”,确保“村官”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

此外,我们还要牢固树立“‘村官’腐败无小事”的思想,严肃查处“村官”职务违纪违法案件。同时发挥典型案件的警示力,加强廉政风险警示教育,引导“村官”提高廉政风险意识和法纪观念,实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让“村官”从前车之鉴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达到“毖后”“救人”、以儆效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