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纪委通报6起中小学校损害学生利益典型问题,6起案例涉及到的学校,有普通乡镇学校,还有省级示范性学校。有的套取学生伙食费用于发放津补贴,有的违规收取补课费、择校费,有的不按规定征订校服违规收取折扣款,还有的公款私存、坐收坐支应上缴收入,等等。这些行为虽表现形式不同,但都严重违反了党纪党规或国家法律法规,严重损害了学生利益,严重影响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性质恶劣、影响极坏。(9月22日 三湘风纪)
中小学本应是清静之地,中小学教师本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教书育人,现在却有一部分教师“失德失风”,只知在学生身上搜刮利润,背弃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的要求,形成一股金钱为重的歪风邪风,完全丧失了教书育人的资格。
近年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下,各级党组织都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等纪律要求,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反观中小学的党风教风,却屡屡受到高额择校费、伙食费高而饭菜质量差、小卖部高价垄断销售、私自收取补课费、校服费等等不良行为的玷污。
中小学因环境特殊、地位特殊,肩负着教育未成年一代的重担,关系到我们每家每户,家长需要巴结老师,担心老师在教育孩子时“偏心”,导致一部分家长主动用“红包”靠近老师,想方设法与老师套近乎。也有一部分老师自恃在班级、学生中的“权威”地位,绞尽脑汁从学生身上“拔羊毛”,哪位学生家里开理发店,这位老师甚至其家人便长期免费洗头、理发;哪位学生家里开服装店,这位老师便长期穿得“花枝招展”。由于家长迫切希望学生在老师的教育下“成才”,而老师又在教学中处于权威地位,这样便使家长与老师之间以学生为纽带形成了老师腐败的条件。殊不知,家长在送“礼”的同时,也是在危害自己的孩子,一个没有师德的教师怎么能教育自己的孩子“成才”呢?家长们应该清醒了。面对校园师德不断滑坡的新情况,全体学生家长要勇敢站出来,加强监督作用,为孩子营造“清香四溢”的校园环境。
更为严重的校园腐败还出在中小学校基层党组织,这些党组织有的长期缺乏有效监管,有的纪律涣散,认为学校的主要业务是教书,党风廉政建设形同虚设,使这些党组织成为从严治党的薄弱地带甚至盲区。党风廉政教育的缺失,使中小学校长期缺乏“紧箍咒”,甚至有的学校老师眼中只有为老师谋“福利”的校长,没有抓党纪党风的党组织书记。中小学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领域,加强治理、管理这些党组织的工作刻不容缓。学校党组织只有常抓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以良好的党风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才能将千家万户的“孩子”培养为栋梁,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
本该具备师德师风的校园,切莫被少部分“失德失风”的教师污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