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9日,安乡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任中伟(副处级)在长沙应朋友之邀吸食毒品。任中伟受到留党察看二年处分,降为副科级非领导职务。(来源:三湘风纪 2017年11月16日)
公职人员吸毒受处分已不是特例。任中伟作为宣传部领导干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精神文明建设,传递正能量是职责所在,当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却同吸毒联系在一起,令人不可思议,让民众寒心。
毒品是万恶之源,这一点毋庸置疑。一些人经不住诱惑陷入吸毒“泥潭”,往往是听说了所谓的“快感”、“ 爽”、“ High”,但是转瞬即逝的快感,却给人体带来极大的威胁!“一朝染毒,终生受害”并不是危言耸听。毒品一旦沾上就会上瘾,且无法自拔,耗人身形,毁人家庭,多少生命因毒而戛然而止。
吸毒往往需要高昂的资金作后盾。大量事实表明,吸毒的背后往往还伴随着贪污、受贿等违法违纪行为。湖南临湘市原市长龚卫国涉嫌吸毒被立案调查、云南楚雄州原州长杨红卫被称为“吸毒州长”......党纪国法利剑高悬,仍旧有人视若无睹,沦为群众眼中的“毒官”,是道德沦丧还是信仰缺失?是交友不慎还是监管不力?原本应是禁毒工作倡导者的党员干部却陷入吸毒“泥潭”,这又是谁的过错?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是组织引领人民群众向着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进的急先锋和示范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社会标杆”,不可任性妄为。在现实生活中,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让自己成为被“围猎”的对象,有所企图的人便会趋之若鹜,“毒”亦与“财”“ 色”一块成了他们手中的探路石。一旦染上毒瘾,为了获取毒品就会处心积虑,难免“人为物累,心为形役”;或是同流合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终至彻底迷失方向,堕落腐化。
“应朋友之邀”不是党员干部吸食毒品的“托词”,实质在于理想缺失、信仰滑坡。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精神上的“钙”,信仰是共产党人内心深处的追求和坚守,如果失掉了理想和信仰,人就会精神空虚,人生观、价值观随之偏离正常轨道,缺乏政治定力,沉迷不良爱好,让人有机可乘,在温水煮青蛙中陷入泥淖而不自知;党员干部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提升自身的“免疫力”,才能在毒品等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挺直腰板。
党员干部深陷吸毒“泥潭”遗患无穷。笔者认为,唯有多管齐下、社会共治,依靠各方共同发力,才能扎牢制度篱笆,堵塞污浊“毒气”源头。一是强化政治信念。政治信念强政治鉴别力才会高,才能明辨是非对错,才会循规蹈矩。二是净化朋友圈。“你的人生能走多远,关键看你与谁同行”,对于每一个党员干部来说,培养自己高雅的爱好,并净化自己的交际圈,加强“八小时之外”的自我管理尤为重要。三是从重从严问责。树立一条带电的“高压线”,对党员干部吸毒坚决说“不”,不妨釜底抽薪,将吸毒官员彻底清除出干部队伍,以儆效尤,让其他还在蠢蠢欲动的官员对毒品敬而远之。四是提高群众监督力。群众不是看客,要主动并善于发动群众的力量,让吸毒官员在人民群众的“探照灯”下如过街老鼠,无处遁形。唯如此,才能让吸毒的土壤片草不生,刹住“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