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廉评

让好家风浸润社会新风尚

来源:沅江市纪委 作者:刘玲 发布时间:2018-02-23

春节期间,一个名为《牵妈妈的手》的微视频刷屏网络。视频中,习近平牵着妈妈齐心的手陪她散步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十八大以来,他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齐家”而后“治国”,习近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表率。(《习近平谈家风》,人民日报客户端,2018年2月22日)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正是一个个微小的家庭细胞,支撑起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明兴旺。在2016年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习近平提出,“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在全社会掀起崇尚好家风、践行家庭美德新的热潮。牵妈妈的手活动的开展目的,就是呼唤大家能够感恩父母之爱,回归家庭的本真,通过重温与父母一起度过的温馨岁月,传承好家风,传递正能量。

好的家风可以涵养好的作风。在狠抓作风建设的今天,要从根本上抓起,就要从树立家风,改变思想做起,如果每个党员干部都能很好的传承和发扬勤俭节约、朴实无华的好家风,那么对于子女,对于身边的亲友都是一种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正气还天地精神不朽,身心献人民风范长存。”这是人们对已故的湖南省张家界中院纪检组组长彭程的追忆。“为人清白,做事干净。”几十年来,彭程始终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他去世的噩耗,给他的亲人、同事、好友、社会各界人士带来无限的遗憾与悲痛,但是大家在悲痛中怀念他,为他的良好品行所激励,为他的良好家风所感动,在悲痛中振奋精神继续完成他的事业和追求。

好的家风可以发展好的政风。很多贪官腐败分子的堕落起点,正是始于家庭这道“防火墙”失去效力,家风不正的人,不可能有一心为公的情怀。对领导干部而言,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党风民风的大事。近年来,很多腐败案件都跟家风不正密切相关。苏荣纵容家人亲属擅权干政,搞家庭式腐败。刘铁男从小教儿子“走捷径”,通过儿子收受贿赂,把家变成了权钱交易所。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纪检监察干部通过对优良家风的实践和推动,可以在行政系统形成一道清流,可以通过这样软文化的浸润和温情的家风氛围,传播一种正能量。

好的家风可以孕育好的民风。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只关德行,家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影响着社会之风。优良的家风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家风需要大家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老一辈革命家的严格家风不仅培育出了一个个优秀的后人,也成为社会大众学习的典范。习仲勋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节俭的良好生活习惯。他经常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言教育孩子,吃饭时掉在桌上的米粒都要捡起来吃掉,一丁点也不浪费,吃到最后还要掰一块馒头把碗碟上的菜汁擦干净。陈毅与子女“约法三章”:要求他们穿土布衣、不坐公家的小汽车,办任何事都严格按制度来。他们将共产党人的廉洁自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为一体,对子女既关爱备至又严格要求,留给子孙后代享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传承优良的家风、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拥有良好的家风意识,令人心寒的贪污腐败,就一定能得到有力遏制。一个家庭的家风是积极向善的,一个家的所有家庭成员的品德是纯洁的、高尚的,那么一个社会定然是和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