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山西省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山西省吕梁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张中生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一审公开审判,对被告人张中生以受贿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来源:3月28日 新华社)张中生目无法纪,贪婪无度,在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罪行极其严重。这个受贿10亿的副市长最终自食恶果,倒在了法纪利剑下。历数这些腐败问题,究其根源,就是贪欲毁了初心,就是不足知在作祟。莫让“不知足”毁掉“初心”,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把握好“知足”“知不足”“不知足”三个度。
做官当知足。“知足”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淡泊如水的心境、豪迈向上的气概。世界上没有谁是不爱“功名利禄”,但是到了党的领导干部这里就是要把“名”“利”踩在脚下,要把责任扛在肩上,要把人民放在心中。这个位置不能乱,一旦乱了,人就得“塌”了。“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有些领导干部身居高位,手握重权,但是仍然不知足。不守纪律,不讲规矩,对党中央决策部署阳奉阴违; 野心膨胀,结党营私,一门心思钻营权力。像刘志军、蒋洁敏等等,“活着要进中南海,死了要入八宝山”,到最后,无一不栽了跟头。“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作为领导干部,常思贪念之害、常怀敬畏之情,常抱知足之心、常持奋勇之志,对待金钱名利,保持清醒头脑;对待 “进退留转”,保持平和冷静。只有脚踏实地,永葆初心,才方得始终。
做人要知不足。“知不足”是指要清醒认识自身党性修养上的不足之处,找出差距,弥补短板。湖南省纪委、长沙市纪委曾组织拍摄了一部警示教育片《迷失》,里面选用了湖南省近年来几起领导干部腐败堕落的典型案例。纵观这些经验教训,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将李政科、周符波、曹明强等高官送入铁笼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自己。“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旦 “蛋壳”破了,“苍蝇”就会寻味而来。正是:诱惑来了,防线垮了,底线没了,牢笼就进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领导干部要想不“湿鞋”,只有“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扫除思想上和行为上“灰尘”,加强党性修养,增强自身定力,提高自制力,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才能把容易进水的“鞋”变成“雨靴”,才能风雨不侵,轻装简行,从容出发。
做事要不知足。“不知足”是指干事有冲劲,不服输,一往直前。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就是敢想、敢干、敢担当;立说、立行、争朝夕。但在繁忙单调琐碎的工作下有一些人是这样一种状态:做事慢慢吞吞,拖拖拉拉,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工作吊儿郎当,马马虎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或一开始有劲,中途懈怠,不了了之;或一遇挫折,萎靡不振,浑噩度日等等,不一而足。李克强总理指出:“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庸政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腐败。”今年三月份,武冈市就通报了三起“为官不为”的典型案例。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都是在奋斗中产生的,党员领导干部就要拿出闯劲、干劲、韧劲、心劲,用永不知足的态度、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气势狠抓落实,像章丘铁锅三万六千锤的锻造过程一样,一锤接着一锤敲,锤锤不落空,久久为功,最终水到渠成。
当官知足,知足者常乐,初心依旧;做人知不足,知不足者谦,竿头直上;做事不知足,不知足者进,奋发向上。达到这三个层次,才不会被“贪欲”腐蚀了党性,才不会让“不知足”毁掉“初心”,才能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