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陈能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常德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来源:2018年07月18日《三湘风纪》)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对健康愈加重视,医院逐渐成为腐败的“重灾区”,不少医院主要领导甚至业务骨干先后成为经济利益的“阶下囚”,进而引发“塌方式”腐败,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几乎所有的医疗腐败成本,都直接或间接地由患者充当了“埋单人”。医患之间信任缺失,总是纠缠在红包、药价、服务质量等矛盾漩涡中,这不仅影响医疗系统的形象,更直接影响群众对政府的评价。
一系列贪腐事件暴露出不仅仅是医保基金监管乏力、医疗设备采购制度不完善、医院医德考评流于形式等医疗体制中的诸多深层次问题,更折射出个别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泯灭的种种表现。
群众利益无小事。就医疗机构来讲,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无外乎是“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因此,树立宗旨意识,保障群众病有所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要围绕解决民之所需、民之所难进行。
要在履行职责上抓好落实。只有了解和听取医疗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认真对岗位职责进行梳理,明确工作运转程序、工作标准以及应承担的责任,做到职能清晰、责任明确、公开透明,同时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加强对过程的督促检查和对结果的严格考核奖惩,才能确保工作落实。
在服务水平上提质增效。作为医疗服务机构,要树立更高的宗旨服务意识,就要进一步清理收费项目和优化就诊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和压缩办理时间,在医院内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广大党员比学习、比能力、比服务、比奉献,进而提高为民服务意识和水平。
在廉洁自律上严格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对医院各方面的管理,杜绝临时动议、“一言堂”现象。加大医务公开力度,拓宽监督途径和方式,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只有牢记医疗以人为本、为民造福的宗旨,坚决杜绝腐败,全力保障病有所医,不断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