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清廉中国·微视频”栏目展播了一部片名为《别让人情,成为他们坚守的牵绊》的微视频,该视频在短短3分19秒的时长里,用丰富的画面和精炼的台词讲述了4名公安干警在情感笼罩的大网里,面对他人随手丢来的“帮忙”,廉洁“底线”在前,做与不做,该如何做或如何不做,尴尬抉择,疲于应对的小故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 11月5日)
故事里,在“人情”的牵绊中,有人坚守廉洁,尬拒请托;有人情面廉洁两难,只好自掏腰包;有人被情感“为难”,纠结怠事遭受众议;也有人突破“底线”,终受党纪国法严惩。故事虽短,却发人深省。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网中。并且这张网,往往因人与人彼此的情感而更具温度和力度。李白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舒婷说,“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人情”的美好让我们牵挂不舍,更让我们融享其中。
“举手之劳”是人与人之间正常不过的往来了,情理之中、情感之下,不足挂齿。可作为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给亲戚朋友出点小力、帮个小忙,看似正常,实则不然。再美好的情感,若蹭了“职务之便”,与“私”、“权”、“利”等挂上了钩,味就变了,特别是“感情压倒理智,这就是产生罪恶的源泉。”
尽管公职人员同样是情感大网里的普通一员,但更是党和国家事业建设中不可松动或缺失的“螺丝钉”,这不仅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不论是在众目睽睽的公共场合,还是私底下、无人时,都应廉洁自律、清廉自守,纵使再多的情感,也万不可失了原则,不可公权私用,把公家赋予的职责当作他人谋求私便的“顺风车”。
要问不让人情成为坚守廉洁的牵绊难不难?微视频中的故事也告诉我们有时确实不易。
如何应对?笔者认为,真诚沟通是首要。面对他人的请托,诚挚沟通,耐心解释,说明原因,求得他人理解;同时,多想其他办法,争取做到廉洁坚守了,忙也给人帮了甚好。
坚持原则是必要。习总书记曾在《之江新语》中说,“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即便是“指尖一敲”“张嘴一说”就可办到的,也须谨言慎行,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不能做的坚决不做,不能说的坚决不说。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享受“孤独”。把孤独看作坚守信念的必经过程,强大内心,不为名所利、不为财所倾、不为情所困,方能不失理想信念、不忘守住底线,不惧“人情”牵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