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湘西州纪委监委公开通报曝光两起涉黑涉恶“保护伞”典型案例,吉首市公安局石家冲派出所原所长张树军涉嫌贪污罪、受贿罪、徇私枉法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花垣县公安局三角岩派出所原所长龚志安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涉嫌共同受贿犯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来源:三湘风纪)
扫黑除恶工作,近年来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成为人民群众点赞和热议的话题。上文通报中,曾经维护一方稳定、守护一方平安的人民警察为何一步步坠落成被人民群众唾弃的对象?纪法意识淡漠、甘当“保护伞”是其腐化坠落的根源。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平安是最大的民生。党中央秉承为民之心,呼应群众关切,结合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深挖彻查群众身边的黑恶势力,铲除腐败滋长土壤,用打“伞”破“网”的切实成效,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2018年1月以来,一场声势浩大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国展开,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中央纪委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雷霆出击,以问题为导向,强力扫黑、铁腕惩恶,取得了不俗战绩,一个个曾经为非作歹、欺行霸市、横行乡里的恶霸、“地头蛇”、“黑老大”纷纷落马,老百姓拍手称快、纷纷点赞。
打蛇打七寸,挖树先挖根。事实证明,黑恶势力猖獗的背后,往往是一些党员干部在撑腰,与腐败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党员干部身在执法系统,以权谋私,知法违法,贪赃枉法;有的党员干部充当“保护伞”,利用职权为黑恶势力提供支持,坐收渔利;有的党员干部自己本身就是黑恶势力成员,顶着村主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政治光环”,长期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如此不仅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侵蚀党的执政基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黑恶势力往往都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三五成群、乌合之众到“关系网”“保护伞”交错纵横。曝光的大量案例表明,黑恶势力之所以无视法纪、为非作歹,与背后为其撑腰的“保护伞”大有关联。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既要抓涉黑组织,也要抓后面的“保护伞”;中央派出10个督导组赴各地实地督战,目的就是斩草除根、除恶务尽,铲除黑恶势力的滋生土壤。“官伞”“警伞”等“保护伞”不倒,黑恶势力就会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长一茬,等风头一过,就会死灰复燃、东山再起,继续为虎作伥、危害一方。唯有从根本上彻底扫除黑恶势力,破其网、铲其根,才能让黑恶势力无处遁形,受到应有的制裁,还百姓一片清朗天空。
当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正处于攻坚时期,涉黑涉恶问题出现新情况、新动向,有的黑恶势力企图操控、把持基层政权;有的黑恶势力向新行业、新领域扩张,背后的“保护伞”隐蔽性更强,甄别起来更加困难;等等。对标中央要求,我们应保持清醒的认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集聚力量,多渠道收集问题线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牵扯领域广、涉及部门多,情况错综复杂,靠单打独斗很难形成有力震慑,要构建组织协调机制,调动多方力量,齐抓共管;同时采用有奖举报,激发人民群众参与专项斗争的积极性,掀起线索“大起底。要深挖彻查,掐断利益输送链。保护伞和黑恶势力往往是较为隐蔽的利益输送,有着相对牢靠的利益共同体,不是轻易就能识破,要顺藤摸瓜、彻查细究,掐住黑恶势力的“七寸”。要严肃执纪,压实管党治党责任。长期为黑为恶,背后往往有“保护伞”的存在。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扛起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对工作推动不力、有黑不打、有恶不除以及对甘当“保护伞”的,要通报曝光,以有案必查、一查到底的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带着满满的安全感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打“伞”破“网”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保护的是人民利益,赢得的是党心民心,实现的是天朗气清。